-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议婚至订婚过程中私约与婚书
唐代议婚至订婚过程中私约与婚书
摘 要:婚姻礼俗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代的婚礼一方面传承了周礼时代便定型的婚姻六礼,同时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因素。尽管研究者对于唐代婚前六礼的叙述已甚为详备,但对于其中存在的小细节多不曾注意到。如议婚到订婚过程中出现的私约和婚书的区别,则较少人予以关注。笔者着重从婚书与私约的形式、时间、性质、功能等角度入手来探讨其不同之处。
关键词:唐代婚姻;私约;婚书;区别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041-02
一、婚书和私约的概述
根据《唐律疏议》,婚书和私约均是唐代婚约的成立要项,赵守俨先生在《唐代婚姻礼俗考略》中提到“通婚书不是议婚,而是婚事既定之后的一种形式上的礼节”,即是订婚的仪式。私约问题则在有关婚礼的研究中较少被提到,笔者通过一些史料,认为私约是正式通婚书之前,议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具有法律效应。
二、婚书的郑重性和私约的随意性
据刘复《敦煌掇琐》“婚事程式各件”中说婚书“皆两纸真书”用真书即楷书以表示郑重。第一幅是男方家长给女方的客套短函,语言有固定的模式。另一幅则称为别纸,是婚书的主体。格式如下:厶自第几男(或第或侄,任言之),年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贤第厶女(或妹、侄女),令?有闻,四德兼备,愿结高援。谨同媒人厶氏厶乙,敢以礼请。(脱)若不遗,伫听嘉命。厶白。由此可见婚书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只是一种礼节性质的仪式。但这个仪式却异常郑重,通婚书要放到特制的有象征意义的函里面“切须好纸,谨楷书,紧卷于函中。函用梓木、黄杨木、楠木等为之。函长一尺二寸像八寸弟子,函阔一寸二分像十二时,函板厚二分像二仪,函盖厚三分像三才,函内阔八分像八节”函盖好后,“即于中心解作三道路子,以五色线缚”。其格式为“| 封题函样 | 谨谨上 厶官阁下 | 全 | 厶官卫郡姓名封白”,其中的“全”字只有在婚礼的纳征版和给皇帝的题表函面使用,可见通婚书这个仪式的重要程度。而对于私约,《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中》“许嫁女报婚书”条“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约,谓先知夫身老幼疾残养庶之类),而辄悔者,杖六十”。疏议云:“许嫁女已报婚书者,谓男家致书礼请,女家答书许讫。及有私约,注云:谓先知夫身老幼疾残养庶之类,老幼、谓违本约相校倍年者。疾残、谓状当三疾,支体不完。养、谓非己所生。庶、谓非嫡子及庶孽之类。以其色目非一,故云之类。皆谓宿相谙委,两情具惬,似有契约或报婚书。如此之流,不得辄悔。悔者,杖六十”。私约被明确地列入到法律之中,但在敦煌书仪,以及唐人笔记小说中均不见私约的记载,据此笔者认为可以做这样的推测:一是私约的不普遍性;二是私约的特殊性;三是私约的随意性。因此私约的书面形式亦无从得知。
三、婚书和私约的性质区别
唐代私约和婚书的性质不同,前者是对自身存在的可能会为对方所介意的缺点的一个提前说明以及同对方达成契约,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特殊性,故在传世文献中绝少见私约的名称。而婚书则是婚姻双方所做的正式书面承诺,由敦煌书仪中通婚书的郑重性可窥见婚书的正式性。《唐律疏议》卷十三《户婚中》“许嫁女报婚书”条疏议云:“问曰:‘有私约者,准文唯言老幼疾残养庶之类,未知贫富贵贱,亦入之类,得为妄冒以否’,答曰:‘老幼疾残养庶之类,此缘事不可改,故须先约,然许为婚,且富贵不恒,贫贱无定,不入之类,亦非妄冒。’”由疏议中的这段问答可以看出私约中所须要标明的是个人“不可改之事”,即年龄、身体健康方面的不良状况和在家庭中的非亲生或庶出地位。“故须先约,然许为婚”可知私约当在婚书之前对自己的一些可能会被对方介意的缺点所作出的书面说明以及对方所做的承诺。在《白居易全集》中有判词两卷,其中有个案子“得乙以庶男冒婚丁女,事发离之,丁理馈贺衣物,请以所下聘财折之,不伏”,判词有云:“婚以匹成,嫡庶宜别……隐其庶孽,冒乃婚姻……乙则隐欺,在法而聘财宜没;丁非罔冒,原情而馈礼可追。是非足明,取于斯在”,私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而制定的。也正因为私约是对自身“老幼疾残养庶”等缺陷的说明,所以决定了私约的不普遍性和特殊性。
四、婚书与私约的时间问题
牛志平《唐代婚丧》中认为,通婚书是和纳征礼同时进行的,“函使”所携之礼即是聘礼。通婚书当在纳征时,即在正式下聘礼后,便做成了正式的婚书。对于双方定私约的时间,笔者认为当在纳吉之后、纳征之前。唐宋沿革,其婚礼风俗虽不同,但存在着明显的沿革关系。似乎发展到后来即是北宋的草帖和细帖,如描述北宋社会生活的《东京梦华录》第五卷“嫁娶”条所言:“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其不再仅仅是将自己的“不良”情况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3 3.2 土壤的基本性质(1)(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及考核试题(含答案).doc VIP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二年级上册第1课 我们都怕痛 课件.pptx VIP
- 探秘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解锁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调控密码.docx VIP
- 深度剖析2025年: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规模与服务模式创新机遇与挑战.docx
- 月全食小学生课件.ppt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pdf VIP
- 12D101-5(替代94D101-5)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docx VIP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全套 体适能 第1--16周.docx
-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观点态度题习题+讲义.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