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杜甫戏题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杜甫戏题诗

浅论杜甫戏题诗   摘要:“诗圣”杜甫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的主题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之外,还有一些被作者冠以“戏题”之名的诗作,这些诗数量虽然不多,却是杜诗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因为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杜甫的另一些面貌,这些诗历来人们给予的关注度不高,本文拟从杜甫的戏题诗中,挖掘另一个幽默的、乐天的、充满谐趣的杜甫,更加了解他的内心。   关键词:杜甫;戏题诗;讽刺规劝;自嘲;写怀;谐趣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38-02      作为饱经忧患、心怀天下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他深情的、“诗史”一样的笔触记录了自己一生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当我们提及杜甫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满面沧桑、表情凝重、衰老憔悴的形象,正如许多后人创作的杜甫的画像和雕塑一样,似乎只有这样一种形象才符合我们对于这位乱世中的伟大诗人的想象,可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除了这样一种沉重的形象外,杜甫还有另外一个形象等待我们去挖掘和探讨,那就是幽默、诙谐、乐天的杜甫,而这些,集中表现在他为数不多的一些“戏题”诗中。   杜甫的“戏作”有很多名称,或是称戏为、戏作、戏简、戏赠,或是叫戏寄、戏呈、戏题,名虽不一,却都是以一种充满谐趣和幽默的眼光来关照自己和外物。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中,以“戏”字命题的共有三十二首,分别是《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戏赠友二首》、《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戏作花卿歌》、《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戏为六绝句》、《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应虑老夫见泥雨怯出必愆佳期走笔戏简》、《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七月三日,亭午已后校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早元二十一曹长》、《官定后戏赠》、《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路逢襄阳杨少府人城戏早杨四员外绾》。这些诗与代表杜诗主要风格的“沉郁顿挫”之诗相映成辉,是构成杜诗风格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杜甫戏题诗总的风格特点是诙谐风趣,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即讽刺规劝、自嘲、写怀和谐趣。      一、讽刺,规劝      杜甫运用戏题形式对统治者和友人进行讽刺、规劝的有《戏作花卿歌》、《戏赠友二首》、《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等。   如《戏作花卿歌》:“成都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花卿就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他勇猛剽悍,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平定反贼段子璋之乱后白恃有功,便在蜀中恣行暴害(据《崔光远传》载花敬定将士看见妇女手有金银圈,就残酷地斩断手腕取去,其残忍可见一斑),连刚学讲话的小孩听到他的名字都感到恐怖,诗的表面是在描写花卿的剽悍勇猛,但诗的最后两句,语气虽清淡,但是讽刺之意明显,用轻蔑的口吻道出这位“既称绝世无”的勇士,只是一介残害百姓的武夫而已。朱鹤龄曰:“花卿侍勇剽掠,不过成都一猛将耳,使移守东都,安能扫除大寇?末语刺之,意甚微婉。”又张潜曰:“在远故纵掠,至内地则不敢妄行,亦所谓因才器使之道。”这些评论都说明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刺。   后一篇《戏为艳曲二首赠李》,通过对声妓佳人景态情致的生动描绘,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并以戏语讥讽规劝他们不要沉醉于女乐。其中“使君自有好,莫学野鸳鸯”是全诗的主旨所在。黄生日:“李梓州耽于女乐,公故撰为艳曲;虽日戏之,而实所以规之。”仇兆鳌亦说:“虽涉戏词,而却含规讽”,都指出了这诗的用意。      二、自嘲      这一类作品表面上是用洒脱、幽默的语言结构,似乎故作轻松,其实却是悲到极处,只好一笑置之。用“带泪的笑”自嘲,表达了诗人内心痛苦和的人生的不如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笑对人生困苦不达的豁达和坚韧。   例如《官定后戏赠(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此诗作于天宝十四年(755),这时杜甫到长安已近十年了,其间他不断参加科考,渴望仕进,但一直至其四十四岁这年才被任命为河西县尉。杜甫是一位“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才,十年的等待,得到的却是一个小小的县尉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