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文档:模块二+第7单元+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文档:模块二+第7单元+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对应学生用书第127页)考点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贫穷落后的旧中国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1)生活状况:经济落后贫富悬殊。衣 穿衣困难食 广大劳动者常年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住 百姓居住条件很差社会生活 除少数大城市外没有照明用电没有自来水;卫生医疗设备落后传染病流行平均寿命短(2)社会原因:封建、迷信、愚昧、保守的社会习俗根深蒂固。2.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沿海沿江地区的大城市出现了洋楼房、大马路、火车和汽车、电灯和电话;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依然非常艰苦。3.辛亥革命后:提倡移风易俗(1)男人剪掉辫子女人禁止缠足。(2)称谓和婚丧嫁娶的礼仪发生变化。(3)贫穷落后的面貌没有改变仍充满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色彩。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表现(1)新中国成立初生活必需品凭票证限量供应。(2)改革开放后西装和夹克衫统领男装主流裙服和旗袍成为时尚女装。(3)粮食基本实现自给传统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科学卫生的饮食习俗正在形成。(4)城乡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居住条件改善。[易误辨析]       社会生活变迁的易误点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三、新社会的新习俗1.变化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教育的普及。2.表现(1)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正在形成八荣八耻”的观念深入人心。(2)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3)广大妇女获得解放。(4)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5)传统的年节习俗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提醒]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材补遗]__人本史观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记录者也是历史认识的受益者。有学者认为:历史素养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美善人性。以人本主义的历史实施人道主义的教育用人的历史来教导人使其越来越发展为“人”这当是历史教育的恒定目标。中国和西方古代传统史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虽然二者都记载人事可是事件的主体多是传奇而拥有更多样复杂历史经历与感受的劳苦大众往往只拥有一个抽象的名字——人民。人本主义史学和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正呼唤人本主义的中学历史教育以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勾勒历史事件从历史人物的处境出发来理解历史现象以“人”的自由与发展作为历史评判的旨归。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41题以图表数字反映了新中国法定节假日的变化冰冷数字背后实则是亿万鲜活生命的体验其命题立意就在于:尊重劳动者的休息权是国家人权事业的进步是社会与文明的进步。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适时补充一些历史细节告诉学生那些在真实的历史情景中同样深刻感受着历史巨变的“普通的大多数”多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史料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时代背景;“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生活方式的西化即“洋气”。(2)史料二:“国防绿”“海军蓝”→服饰单一化;“色彩鲜艳、款式时髦”→服饰多元化。[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提示: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提示: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史论归纳]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