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2-城乡划分-2009版.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地理学2-城乡划分-2009版.ppt

美国的城市人口图示 3、大都市带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区域城市化: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1)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从波士顿经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简称波士华(Boswash)。 包括200多座城市,面积约为13. 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500万,城市化水平达90%以上。 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 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地区 纽约和华盛顿分别是美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 (2)美国五大湖大都市带:从芝加哥向东经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的大湖沿岸都市带,简称芝匹兹(Chippits) 人口约5000万,面积约24. 5万平方公里。 北美制造业带、钢铁中心。 底特律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城 (3)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从东京、横滨经名古屋、大阪到神户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包括大中小城市达310个,占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7000万, 日本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 2/3、工业产值的3/4和国民收入的2/3。 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 (4)以伦敦为核心的大都市带: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英格兰大都市带 面积约4. 5万平方公里,人口逾3650万 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和经济核心区 (5)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由法国大巴黎区城市群、德国莱茵—鲁尔城市群和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组成的大都市带 。 面积约14. 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600万 。其中,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0座。 采用多中心齐头并进的方式平衡发展 拥有多个欧洲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交通中心 我国基本形成的都市带 (1)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珠海为核心的城市集聚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等8个市县,土地面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2700万。 (2)长江三角洲地区 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等15个地级以上城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人。,    (1)自然条件优越,处于门户位置。多处于中纬度的平原地区,在大江大海附近,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或对外交流的门户。 (2)多核心。有若干个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大都市区。 (3)交通走廊。这些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铁路,高速公路)而发展,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大都市区联结起来,没有间隔。 (4)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5)规模特别庞大。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6)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构建大都市区、带的意义何在? 第三节 中国划分城乡的问题 1963年 镇:聚居人口≥3000,非农业人口≥70%,或 聚居人口2500-3000,非农业人口≥ 85% 市:标准未变,但标准从严掌握,农业人口<20% 1984年 镇: 乡人口<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2000, 乡人口≥20000,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10% 1986年 市: 非农业人口≥6万、年GNP ≥2亿元的地方中心 镇: 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10万,农业人口<40%,年GNP ≥3亿元; 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所在镇非农业人口≥12万,年GNP ≥4亿元 1993年 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调加了考察的指标: 人口、经济、基础设施。 市镇标准变化较多,各次变动不能衔接,使得标准日趋复杂化,特别是引入了产值指标和在地域上整县设市、整乡设镇,使中国的城乡划分同其他国家明显不同。 市带县 1、市领导县的体制的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发挥城市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1990年底,全国168个市领导了700个县。 武汉市分区图 2、市带县地域解析 市带县市域范围是行政地域概念,不是城市地域概念。 城市因所带县的数目不同而缺乏可比性。 市带县市域范围不等同于大都市区。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1955年 城镇人口:设有建制的市和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