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事业管理-信息方式
电脑会议的一些局限性 由于电脑会议中缺少面对面的言说中起引导作用的常规提示和程式,很简单的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很根本的困难。某些陈述类型,阐述风格和逻辑严密性会有压制讨论的倾向,而开放式陈述则征求回应,并进而形成会议。 更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必须时刻做到尽量明白无误地表达其所说内容,不断以元陈述(metastatements)阐明自己的陈述。电脑会议对自己的语言实践的反思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为语言惯例被如此彻底地动摇了,所以电脑会议很容易就变成有关言谈的言谈。 电脑会议还会动摇权力关系 可能有许多因素(如制度性身份、个人感召力、修辞技能、性别及种族等)从深层上影响着一种表达被接受的方式,但这些因素在电脑会议中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因而参与的平等性得到促进。在共时会议中,有很大的压力要求与会者与现存范式或将要达成的共识保持一致。 电脑会议由于有着隐匿性和时空距离的遮蔽,电脑会议鼓励公开批评,并鼓励人们提出非主流的观点。 电脑会议促进权力的分散 聚会式会议要求空间上的同步性,这既费钱又麻烦,而电脑会议则无须如此。这一事实便能使电脑会议促进权力的分散。技术的进步更加强了这一点。 希腊集市的参与式民主以及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的市镇集会这种理想,在发达工业社会已变的可行。希尔茨和图罗夫预见了最好的前景:电脑会议的基本作用将会是产生出前所未有的社会网络的数量和新种类。随之而来的将是价值观的性质及制度的性质的大规模转换,而这些价值观及制度是社会特性的体现。他们认为电脑技术的民主倾向,将会因为对技能的开放式的自由获取和广泛传播而得以实现。 电脑会议很经济,它将会把一种交流形式引入日常生活,搅乱主体在其表达行为中的定位作用。 解构与电子书写 朱伟主讲内容 解构与电子书写 1、网络聊天易产生误会 2、一个人用有一种字体(模仿者除外) 3、从一个人的字体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 人品、性格、做事的态度、能力等; A、朋友的例子 B、北大清华状元的例子 4、老外看古文——有难度系数 《明信片》——得里达 内容: 前半部分:1977年到1979年寄出去的一系列明信片上的文本的复制品,其中很多是一段段有缺损的散论。 后半部分:重印了两篇论弗洛伊德的长文《思索---论弗洛伊德》和《事实的要素》。 前半部分安排的用意 明信片与书写一样,是以说的形式而不说的手段(means of not saying in the form of saying) 书的封面: 复制的一张明信片,其画面内容为苏格拉底坐着写作而柏拉图则站立其身后口授。 对封面的释义 颠倒了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意在表面书写先于言说的主题。实际的书写者柏拉图先于言说者苏格拉底; 我对“书写”的理解: 1、简单符号的信息传播先于言说; 2、人们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从书写的 表达方式开始; 迷惑 读者起初可能会被该书的结构搞的莫名其妙(见先前内容)。但我们细究后会发现弗洛伊德与明信片的关系所涉及的,是无意识中复杂的记忆痕迹与明信片这种远距离效益的相似性。 弗洛伊德与蜡板 弗洛伊德对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工具主义者感到遗憾,他说,虽说电话使得人们能够与远距离的朋友谈上话,但首先是这一技术革命才使得人们可能离的这么远,因此才觉得需要电话。弗洛伊德着迷的是蜡板之类的书写本。在德里达看来,这已变成了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主要隐喻。 无意识性 蜡板通过保留痕迹而起着书写工具的作用,且其保持和抹擦痕迹的方式并不直接接受书写者的控制。正如蜡板般的无意识超越了工具理性,因而与明信片的“文本”效果相似一样。德里达觉得把他的明信片与他对弗洛伊德的持久探讨结合起来就很妥贴。他的明信片中有许多情书,这真是再明白不过的心理分析主题了。 对明信片的探究 一、在《明信片》中,德里达延伸了书写的文本性这个领域。明信片被寄出去了:他们是跨越了一段距离的音讯。德里达人为,这种“远距离”音讯传递对书写内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书写产生物质痕迹,所以它颠覆着理性主体对真理的控制能力。这些痕迹介于思想与表达之间,使书写延误、变异,在作者与观念之间打开了一道裂痕。 二、明信片还产生另一种复杂情况。因为有距离,所以他们必须远行,他们可能会被寄错地方。作者的意图是把音讯传递给某个特定的人,而这一意图可能会受挫,且大体上总是受挫。一封信可能总是——因而肯定——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相对来说,明信片丢失事件极少发生。德里达强调的是,明信片丢失的可能性极小,但这却是远距离音讯传输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