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 五脏 五志 七情 肝 魂 怒 心 神 喜 脾 意 思 肺 魄 悲忧 肾 志 恐惊 七情致病的条件: (1)外界的不良刺激 (2)脏腑气血失调 (3)心理特征与身体素质 (3)心理特征与身体素质2 大体说来,属阳性体质者,阳盛于阴,在性格气质特征上多自信、兴奋、多喜、无忧无虑、多怒、外向性等;属阴性体质者,阴盛于阳,在性格气质特征上多呈现抑郁、悲忧、沉静、内向性等。由于个体性格和体质等的差异,所以,在同一事物的刺激下,有的人不致形成暴风雨般的激情或保持持久的情绪状态;有的人易罹患情志内伤疾患。 基本规律是1: “怒伤肝”,怒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不安、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 心气。会发生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症。在《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基本规律是2: “思伤脾”,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症 “悲伤肺”,会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干扰等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最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在生活,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 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2)影响脏腑气机3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2、治疗方法 明代李渔认为,医无定格,救得命活,即是良医,医得病愈,便是良药。所以一物与一事均可以意为医。其一,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好一物,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剧病得此,皆称良药,故本性酷好之物,可以为药;其二,人无贵贱穷通,皆有激切所需之物。如穷人所需者财等,其人急需之物,可以当药;其三、人心私爱,必有所钟。一心钟爱之人,可以当药。如凡有少年子女,情窦已开,未经婚嫁而至疾,疾而不能遂愈者,惟此一物可以药之。其四,欲得未得之物,是人皆有,如文士之于异书,武人之于宝剑等,一生未见之物,可以当药;其五,凡人有生平向往,未经谋面者,如其惠然肯来,以此当药,其为效也更捷。故平时契慕之人,可以当药;其六,平素常乐为之事,可以当药。如李渔一生无他癖,惟好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牢骚不平之气籍以铲除,他无疾不试,无试不验;其七,人有偏好,即有偏恶。偏好者致之,既可已疾,所以生平痛恶之物与切齿之人,勿而去之,亦可当药。 3、注意事项 顺志从欲当然是有条件的。 一要看是否合情合理,是否符合人的正常需要; 二要看是否现实可行; 三要看是否适度适量,对于那些胡思乱想,放纵无稽,痴心妄想的欲念应予以合适的劝说和引导。? 2、方法 (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这就是说,首先要顺应季节变化的自然规律,起居有常,建立一种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不能只求开心尽欲,沉溺于酗酒、好色或贪睡; (2)“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使“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也就是说,要通过减少接触那些可能引起内心不安和骚动的外界刺激来保持内心的平静。志闲少欲,祛除各种私心杂念,不为情思所累,不为官爵厚禄所惑,不与人争强好胜; (3)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情志变化,关键是要保持中庸,即喜怒哀悲皆勿太过,尤其在大病施治后更应“净神不乱思”。; (4)人当然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欲望,关键是“知足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