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2年以来,我国建立了四个国家级实验动物中心: 北京实验动物中心 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天津实验动物中心 云南灵长类实验动物中心 同时也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首先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和各种产品鉴定中,为了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福利和健康,承受痛苦甚至牺牲。可以说, 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难者”。从道义上讲,人类应该尊重和爱惜实验动物。目前, 许多国家在动物保护方面都制定有专门的法规,我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第六章,第29条规定,“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不得戏弄或虐待”。 这是工作人员应该遵守的起码道德。 工作人员认真地按照规程,管理和照料动物,以便培育出合乎质量标准的实验动物。操作人员实验过程中,“人道”的对待动物、客观实际的记录实验结果等, 都是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 * 第四节 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一、实验动物学发展的历史 古代科学家进行动物实验的目的并非用于科学研究,而是为了了解生命现象和对宗教神学的思想禁锢进行挑战。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距今约7000-4000年前,统治者称自己是太阳的儿子、月亮的后裔、天子等,用宗教神学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禁止动物解剖(更禁止人体解剖)。 直到公元前300多年,一些科学家、医学家,才冲破禁锢,进行动物解剖观察,并扩展到了人体的解剖观察。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首先用解剖的技术展示了动物的内脏差别。 埃拉西斯特拉塔(Erasistratus,公元前310~前250)在猪体内确定了气管是吐纳空气的通道,而肺则是呼吸空气的器官,被认为是进行活体动物解剖的创始人。 盖伦(Galen,公元130~200)对猪、猴等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检查,他总结了前人做过的若干实验,研究动物活体损伤、毁坏或切除某一器官后产生的后果,以推断器官的功能。他提出,不依据实验而无的放矢的论断,无助于科学进步。 在盖伦之后的若干世纪,实验工作受到攻击。尽管实验仅使用死亡的动物和人体进行解剖,也被当时的教会统治当局所禁止,他们阻止人们获得有关自然世界的知识。直至16世纪初,科学意识才再度觉醒。 韦萨留斯(Andreas Vesalis,1514~1564)利用犬和猪进行了公开的解剖学的示范教学。这种活体解剖实验使解剖学和生理学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飞跃。 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William Harver,1578-1657)采用狗、蛙、蛇、鱼和其他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根据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了血液循环,并阐明了心脏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液受心脏推动,沿动脉流向全身各部, 再沿静脉返回心脏。1628年发表《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1651 年发表了《论动物的生殖》。这些成就对于生理学和胚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恩格斯对哈维的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由于哈维发现血液循环,而把生理确定为一门科学。” 英国医生哈维 革命导师恩格斯 巴斯德(Louis Pasture,1822-1895)是著名的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和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在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医学微生物的基础。 巴斯德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他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人烦恼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 巴斯德的鹅颈瓶试验 (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 (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致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 The animal experiments of Pasteur 1882年巴斯德从牛脑分离到一株狂犬病毒,并在家兔的脑内连续传了90代,发现潜伏期缩短(由原来的15天缩短为7天),并且毒力减弱,之后将感染后7天的兔脊髓取出在空气中干燥,发现可以很快减毒,到15天以后可以完全减毒。结果免疫50条狗,均能抵抗脑内注射狂犬病毒的感染. 1885年首次注射一名被疯狗严重咬伤的 9岁男孩迈斯特(Joseph Meister),获得了免 疫保护.第二个被救的是15岁牧童朱皮叶。 1886年4月共注射了688名被疯狗咬伤者, 仅一例死亡,10月救治人数达到2490人, 引起医疗界极大重视,在法国及法国殖民地广泛应用.“神经组织疫苗”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 巴甫洛夫(ИBaH ΠeTpOBчH Π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47010-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高清版).pdf VIP
- 车辆风险预警方法、路侧控制单元及风险预警控制系统.pdf VIP
- 2025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docx VIP
- 密码学基础-密码学.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灯具安装技术交底1.docx VIP
- 乙烯三机:发展与未来.pptx VIP
- NB/T 47008-2017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密钥管理与密钥分配现代密码学.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遨游3D世界,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创意作品》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