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论文: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之质疑
【摘要】通说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在
于共同侵权,但其既与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不相符,又存在价值取向不均衡的
正当性不足;同时,还造成了诸多司法实践操作难题,导致了实践选择与相关
立法和理论的脱离。无论是从价值选择、实践操作还是从比较法经验等来看,
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之间的侵权责任都应界定为数人加害行为的按份责
任。
【关键词】网络侵权;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用户;连带责任;共同侵权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 条首次从民事基本法的层面对网络环境中的侵权
问题作了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
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
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
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
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在该条的3 款规定中,第1 款规
定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己加害行为侵权的自己责任,在理论和实践
中未有争议;后两款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利用其提供的服务实施
的侵权行为需承担的连带责任,[1]该责任依据的乃是共同侵权论,即网络服务
提供者与网络用户一起构成了对权利人的共同侵权,其已成为学界通说。但事
实上,这一观点不仅在理论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很大的操作
困境。本文试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
用户之间的侵权责任,以期对相关立法和司法的完善有所助益。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理论误区
基于私法自治,自己责任是私法中责任形态的基本原则。故除非有足够充
分且正当的理由,民事主体只应承担自己责任。详言之,主张民事主体承担自
己责任的,在理论上无需加以证明;而主张民事主体承担连带责任、补充责任
等其他责任形态的,则负有论证正当性的义务。其他责任形态须以法律明文规
定为限即体现了这一点。显然,主张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属特殊责任形态,且对主体利益产生了切实影响,需要给出足够充分且正当的
理由。
(一)网络服务提供者连带责任的理论基础在于共同侵权
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构成共同侵权,故应承担连带责任,这是目前
我国立法、司法及理论界解释和论证网络服务提供者之所以承担连带责任的通
行观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我国相关立法都是以网络服务提供者
与网络用户构成“共同侵权”来界定两者的关系。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 条规定:“提
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
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
以消除侵权后果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130 条的规定,追究其与该
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2]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3 条规定:
“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
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
担赔偿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
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这表明共同侵权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的
依据。
其二,在审判实践中,法院也多遵循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是否构成
共同侵权的思路来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问题。如在“中凯公司诉数联公
司等著作权侵权案”中,法院认为:“网络用户在POCO 网上擅自发布电影作品
《杀破狼》供其他用户下载的行为,侵犯了原告中凯公司对该电影作品依法享
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告数联公司尽管未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但其教唆、帮
助用户实施了上述侵权行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
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应当与直接实施侵权
行为人共同承担侵权责任,被告数联公司辩称其未参与也不知涉案侵权行为而
不应承担侵权责任的理由,本院不予采纳。”[3]
其三,不少学者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用户之所以承担连带责任,
是因为两者构成共同侵权,且主要是构成帮助侵权。如有学者在解释《侵权责
任法》第36 条的规定时说:“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侵权中,与网络用户是侵
权行为实行人与帮助人之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及其疏导路径探究.pdf
- “道德银行”的实践分析——以浙工大之江学院为例.pdf
- “三农”视角下云南省城乡金融统筹发展分析.pdf
- 102例肢体麻木的临床、电生理及有关性浅析.pdf
- yl公司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pdf
- 不能犯的可罚性判断——印象说之提倡.pdf
- 单一颜色商标的注册问题分析.pdf
- 低碳经济对国际货币新秩序的主导效应浅析.pdf
- 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的经济学浅析.pdf
- 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方法论浅析.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