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组织人事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语言文学-组织人事处

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 第一章 《文艺美学专题》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点 (一)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 1、美感经验 朱氏将美感经验研究视为全部美学的“最大任务”,既适应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发展大势, 也有利于中西美学传统的初步整合。 美感的特点(三个“一半一半”):美感形成的条件是“半来自心,半来自物”;美感是 自由的感受和自由的愉快,它“半是受动,半是主动”;美感包含创造,它“半是欣赏,半 是创造”。 美感的起点:直觉。克罗齐“直觉说”和朱氏对它的批判综合:意象“半来自心,半来 自物”,并不全是心灵的产物;情感与意象结合,有赖于移情与联想,并非“先验的综合”; 艺术活动包含传达,艺术不等于直觉。 2、艺术与艺术美 艺术起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艺术世界是超现实的意象世界,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也 是现实人生的超脱。 艺术的美丑不同于自然的美丑。自然丑可以化为艺术美。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肯定自 然有美,艺术美只是对自然美的模仿,陷入同等错误。 艺术的雏型是游戏。艺术与游戏的四个共同点(同是意象创造、同样认假成真、同带移 情作用、同以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三个重要区别(有无社会性、有无作品存留,是否讲究形 式美的创造)。 想象与情感是艺术创造的两大要素。想象是情感的释放,所以想象可以慰情;情感是想 象的动力,意象的重组改造新意象的诞生,有赖情感推动,意象综合成完整体系,也有赖情 感的磁石作用。 想象有分想、联想两种作用。因接近、类似两类联想,艺术中始有“拟人”、“托物”和 所谓“内外意”,但对此不可穿凿附会。 艺术创造有赖于美感。美感是天才的表现,有“突如其来”、“突如其去”及“不由自主” 的三个特征,但它实质上是“潜意识中酝酿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潜意识的酝酿有赖于 意识中意象的蕴蓄,所以天才仍离不开人力。 3、人生艺术化 人生是艺术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地。艺术返照人生、超越人生,最终功能是返归人生,把 人生当作一件艺术品加以创造,令其完整,见其忠诚,显其本色,养成艺术化的人生态度, 既严肃又豁达,“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是朱氏“自己最重要的理论”(朱自清)。 (二)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 1、宗白华美学是一种境界美学 艺境(艺术境界)是中心范畴。艺境,是艺术理想的进达之地,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艺 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根本特征。宗白华美学是对传统美学艺境范畴的创造性诠释。 2、艺境追索与文化批判 由艺境的追索,直探其文化哲学底蕴,进入文化的自省与批判,进而提出对未来理想型 文化的展望。文化批判的方法:跨文化研究和古今文化对话。 3、律历哲学:艺境的最终根据 宗氏从“律历融通”现象中揭示出一种“律历哲学”──以时统空的宇宙观,它是中国 艺术境界的终极依据。律历哲学提出一种无声之乐,成为中国艺术的灵魂,“气韵生动”成 为中国艺术的审美理想。 4、艺境创构论 艺境创构的两元:造化与心源。艺境的层深创构:写实、传神和妙悟。“俯仰往还,远 近取与”为观物方式,“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为艺境创构法则。 5、艺境与人格建构 新人格是新文化的表征,新文化建设,落实为新人格建构。艺术的人生观与艺术式的人 生,其范型是歌德的自由人格与晋人的人格美。艺术境界于心灵的启示,于涵养人格的作用。 6、艺术通观 艺术通观两义:门类通观、中西通观。艺术通观的要旨:阐发艺境、寻求原型、分析形 式。艺术通观中,艺术与文化的双向阐述,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都含有方法论的启示。 二、参考书目 1、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97年单行本;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汪裕雄、桑农:《艺境无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三、思考题 1、朱光潜怎样以三个“一半一半”论说美感经验的特质? 2、朱光潜如何对克罗齐“直觉”说作“批判的综合”? 3、朱光潜认为艺术超于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这一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4、艺术创造的两大要素想象与情感之间关系如何? 5、艺术创造与游戏活动之间有何异同? 6、艺术创造为什么既有赖于天才也有赖于人力? 7、怎样理解艺术式的人生态度? 8、为什么说宗白华的美学是一种境界美学? 9、宗白华的艺境追索与文化批判关系如何? 10、律历哲学的要义及其与中国美学艺境论的关系。 11、艺境创构的两元:造化与心源的关系。 12、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物方式有何特点? 13、艺境创构的三层次(写实、传神、妙悟)关系如何? 14、如何理解“虚实相生”法则? 15、艺境与人格建构关系如何? 第二章 《西方文艺批评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点: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