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Word版缺答案.docVIP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测试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Word版缺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积极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最基本的原因是 A. 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B. 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 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D. 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2.(美)伊佩霞所著《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周初是最早由文献流传于后世的时期,《书经》是儒家经典的一种,书中包含了自建周以来的文献,这些文献把周克商描述为正义、高尚的武士对荒淫无道的君主及其谄媚之臣的胜利。该叙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A. 周人对历史的真实看法 B. 儒家经典在周初已经成熟 C. 儒家学者否定了周克商是历史的进步 D. 周人注重寻找权利合法化的依据 3.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已,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据此可知 A. 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B. 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 C. 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D. 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 4.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终其一生他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 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 B. 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C. 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 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政治不感兴趣 5.春秋战国时代,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某思想家认为:人性是“自为”、“好利恶害”、“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材料表明该思想家的主张是 A. 肯定人在道德本性上是平等的B. 强调礼仪教化的重要性 C. 社会风气可以改变人的本性D. 通过赏罚以达到治强的目的 6.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7.韩非子说:“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描述,反映出 A. 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B. 韩非子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 C. 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D. 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 8.习近平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来向巴西媒体表明自己对于干部遴选的想法。下列主张与习近平的想法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 “治大国如烹小鲜” C.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D.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9.下图为范曾国画精品“竹林七贤”,所绘为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他们“皆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竹林七贤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 孔孟之道的影响B. 老庄哲学的影响C. 韩非思想的影响D. 墨家学说的影响 10.阅读下表内容。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A. 教育思想B. 农本思想C. 民本思想D. 重农抑商 11.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 A. 克己复礼B. 兼爱非攻C. 无为而治D. 以法治国 12.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 统治者注重用儒家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摘自《道德经》 材料二 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