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液聚合工艺学
丁苯橡胶乳液聚合原理与工艺学 丁苯橡胶反应特点 聚合工艺实施方法为乳液聚合 高聚物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连续聚合工艺,每条聚合线的反应釜数量为10台,单釜容积30立方米 1、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 单体在乳化剂作用和机械搅拌下,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反应 基本组分 单体:一般为油溶性单体,在水中形成水包油型。 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水:脱盐水 是一类使互不相容的油(单体)和水转变成相当稳定、且难以分层的乳液的物质。 2 乳化作用 乳化剂使互不相容的油、水转变为相当稳定难以分层的乳液的过程,称为乳化。 当乳化剂溶于水时,若浓度很低,则大部分乳化剂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水中,并在水面上定向排列。亲水基团伸向水中,亲油基团指向空气层。 但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乳化剂分子在水面上排满,多余的分子就会在水中聚集成胶束(约50~150个分子), (图) 。 乳化剂的作用 (1)降低界面张力,使单体分散成细小液滴。 (2)液滴保护层,防止聚集。 (3)形成胶束,使单体增溶。 乳化剂的分类 在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遇酸、金属盐、硬水,会失效。 在三相平衡点以下将以凝胶析出,失去乳化能力。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性能与浓度的关系 形成胶束的最低乳化剂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 不同乳化剂的CMC不同,愈小,表示乳化能力愈强。 胶束的形状 胶束的大小和数目取决于乳化剂的用量: 乳化剂用量多,胶束的粒子小,数目多。 4. 乳液聚合机理 极少量单体和少量乳化剂以分子分散状态溶解在水中 大部分乳化剂形成胶束 大部分单体分散成液滴 加入单体的情况 在形成胶束的水溶液中加入单体 聚合场所: 自由基由水相进入胶束引发单体增长的过程称为“胶束成核”。 图 乳液聚合动力学曲线 聚合过程 根据聚合物乳胶粒的数目和单体液滴是否存在,乳液聚合分为三个阶段: Ⅰ阶段 Ⅱ阶段 Ⅲ阶段 乳胶粒 不断增加 恒定 恒定 胶束 直到消失 - - 单体液滴 数目不变 直到消失 - 体积缩小 RP 不断增加 恒定 下降 因此聚合应发生在胶束中,理由是: (1)胶束数量多,为单体液滴数量的100倍; (2)胶束比表面积大,内部单体浓度较高; (3)胶束表面为亲水基团,亲水性强,因此自由基能进入胶束引发聚合。 胶束的直径很小,因此一个胶束内通常只能允许容纳一个自由基。但第二个自由基进入时,就将发生终止。前后两个自由基进入的时间间隔约为几十秒,链自由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链增长,因此分子量可较大。 Fe2+的控制 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中,Fe2+如何控制 产生1个活性基,需要1和Fe2+; 若一次投入Fe2+,反应过快,过早耗尽,无法得到高转化率产品。 措施 加入络合剂EDTA,本工艺采用。 影响聚合的主要因素 单体配比 本工艺配比,丁二烯/苯乙烯(质量比) 79/30 结合苯乙烯含量 23.5% 影响聚合的主要因素—杂质1 丁二烯中杂质影响 丁二烯低聚体、多种异构体、乙腈或溶剂:对聚合有阻聚作用,0.2—0.3%时,单体转化率时间延长10%;0.5%时,聚合物门尼黏度下降10%。 乙烯基乙炔:强交联剂,0.04%时门尼黏度上升10个单位;0.1%时,门尼黏度上升30个单位。 影响聚合的主要因素—杂质2 苯乙烯中杂质影响 含氧化合物(醛和酮类):延缓聚合。 二乙烯基苯:强交联剂,0.1%时门尼黏度上升17--31个单位;1%时,产生较多凝胶。 TBC:阻聚剂,超过15PPM时,用碱洗掉。 温度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聚合反应为液相反应,压力对反应本身影响不大,但考虑以下因素,反应在加压条件下进行 防止空气中大氧进入体系 避免丁二烯蒸发,反应压力要大于丁二烯饱和蒸汽压。 防止氨泄露 克服系统阻力。 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文化通览五-九单元提纲.doc
- 中国服务外包城市产业发展调研分析.doc
- 中国毛巾市场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doc
- 中国未来发展趋势1.ppt
-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是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doc
- 中国汽车零配件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之社会建设篇课件—高校研究生课程.ppt
-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ppt
- 中国电子电气市场专项调研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2012-2016).doc
- 中国的30处世界遗产(中).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