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研究式教学的提问技巧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数学探究式学习活
动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反思问题的过程.
所以,要有效地实施探究式学习,关键就在于教师要创设性地开发课程资源,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去自主地学习,使之不仅能够学到知
识,也能够学会思维,学会提出问题,包括养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问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呢?
一、新学概念,引趣设疑
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多年来的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
在课堂上如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调动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所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不断引发学生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愿
意学、能够学、创造性地学,以实现教和学的良性互动与生成,以主动性促进
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课时,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先提出如
下问题:
老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圆的呀!”(异口同声)老
师:“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呢?而不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长方形或正方形?”
学生:“圆能滚呀!而正方形、长方形不能滚呀!”(太简单了).老师再问:
“那做成这样,行不?(出示椭圆模型),它也能滚呀!”这时同学们始而茫
然,议论纷纷,开始感兴趣了(想像着椭圆型车轮滚动的情景,笑). “滚不
稳”.有些同学开始回答.老师再问:“那么,圆为什么能滚得平稳呢?”这样
学生经过思考,互相讨论,交流,由“能滚动”进入到“滚得平稳”,得到圆
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为发现圆的特性创设了条件,学生在兴趣盎
然地探索一个实际问题时,自然引出了圆的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的点的集合.
通过用这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入,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
了课堂效益,更让学生明白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
活的道理,还学会要用数学的眼光去看问题.
二、强化知识,弥补设疑
学习了勾股定理并巩固应用时,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已知△ABC 中,
a=3,b=4,则c 是多少呢?大多数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c=5 (老师故设陷阱,
造成学生失误).老师问:为什么?学生答:根据勾股定理.老师问:能用勾股
定理的前提是什么?学生答:在直角三角形中.老师进一步问:那请你找一找题
设中有没有这一条件?学生:噢!?没有!(老师一经指出学生立即醒悟).老
师又问:我如果把题目改成:Rt△ABC 中,a=3,b=4,那c 是多少呢?多数学
生答:c=5. 老师问:c=5 吗?你确定?我没有说Rt△ABC 中,∠C=90o 呀!学
生思考答:∠B 也可以为直角.老师:那该怎样解答?有几种情况?学生:两种
①当∠C=90o 时,c=a2+b2=32+42=5 . ②当∠B=90o 时, c=b2-a2=42-32=7.
上述情景老师采用提出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层层设问,由于提
问激发了认知的正误矛盾,学生渴望知道正确的结论,学习热情高涨.启发性是
课堂提问的灵魂,缺乏启发性的课堂提问不是成功的提问,富于启发性的提问
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使他们有所领悟发现,收到“一石激起
千层浪”的良好效果,教学效果自然好.
三、分化难点,递进设疑
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应用时,设置如下教学情景:
①如图1,在△ABC 中,已知∠ABC=∠ACB ,BO 平分∠ABC,CO 平分
∠ACB,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②如图2,如果由①中的已知条件增加:过O 作直线
EF∥BC 与AB 交于 E ,与AC 交于 F ,则这个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为什么?
线段EB、FC 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如果改变一下题目的条件,变为:在△ABC 中,∠ABC ≠∠ACB,BO
平分∠ABC,CO 平分∠ACB,过O 作EF∥BC ,EF 分别交AB,AC 于E、F,如图
3 有几个等腰三角形?线段EF 与线段EB、FC 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学生要“跳一跳”才能“摘得果子”,把学生的
思维逐渐引向深入,使学生不断同化和联系相关知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
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使其一步步化解疑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270-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脓毒症.pdf
- 合作供货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广州工商学院《高等数学(II)》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x
- Unit 1 School Life Lesson 2(课件)2025-2025学年度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0年一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真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化工安全生产实务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知识点必刷题详解.docx VIP
- 2025贵州毕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招聘1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申请中英文成绩单的办事程序-广州大学教务处.doc VIP
- 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20版).docx VIP
- 广州工商学院《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