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现代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
community of the specific method and design work should be the master key point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modern residential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生态型现代小区的呼声逐渐高涨,和谐优美的社区环境也已经成为人们选择住宅的一个关键因素,建设生态型现代小区势在必行,生态建筑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们创造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灵活开敞的空间。
1.现代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要点
1.1 人与自然相协调
1.1.1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
1.1.2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溶于自然的诗意天地,使住宅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1.2 注重人性化
一切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应该在开发商商业运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为出发点,追求一种优雅、放松、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比如,现在的社区内有水池,如何使水景在干旱季节或冬季无水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一种有功能的优美景观?济南的某些住宅小区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如在浅水池底铺设卵石,形成自然驳岸。在无水期间,呈旱溪风貌,面积稍大的硬底水池在冬季作为旱冰场或舞池,起到体育娱乐功能。
1.3 体现生态化
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护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均生态基区面积,从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生态居住区是指在居住区的建设中,通过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基区面积。学者们一致认为:生态居住区应该达到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太阳能运用,无害化、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规划之中,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现代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
2.1植物群落的建立
植物群落的建立是生态型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以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片总面积为衡量标准的“绿量”决定着系统生态作用的发挥,从这一标准上考虑,高大乔木的生态作用最高、其次为灌木,再次才是草坪,因此,提高单位面积内的绿量,应形成稳定的乔、灌、草构成的复层结构及垂直空间上乔、灌、草的分层结构搭配,提高植物的多样化和抗逆性,以达到景观体系的动态平衡。在植物的选择中要注意:
2.1.2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湿地、溪流等)进行恢复和重建。原有植被与当地的环境间长期的共存,已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关系,因此应视其生长情况与景观效果,尽可能予以保留。
2.2.2植物品种的选择组景为主,追求颜色和季节相变,注重追求形象和层次上的表现。强调生态景观的相互借衬托,并与住宅建筑融合、呼应、相互渗透。
2.2.3桂花、白兰、玫瑰、栀子等芳香型花木中所含的酯、酮、醛等芳香物质,有利于活跃孩子的思维和改善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循环状况,是养生益智的理想素材,适当地加入可提高景观对居民身心健康的调节功能。
2.2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可将低洼地带设计成连通水系,既形成了重要的景观小品,又形成了生态的排水浇灌系统。雨季时存积雨水作为浇灌用水,并通过严格的水源保护措施保护自然系统,恢复土壤和地下水的渗透、净化和储存功能。应提倡以高效率滴灌系统将合理的水量直接送入植物根部的方法进行灌溉,对草坪、灌木和乔木应该分别使用不同的供水方式,并避免在干旱期内施肥或剪枝,以减少植物对水的需求。
2.3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结合
设计师应将景观设计视为与建筑设计并列的空间环境组成部分之一,从规划布局、创作立意以及各项使用功能上统一设计思想,将建筑的设计概念与文化精神延伸至外部空间,追求其关联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