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道与术.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费”的道与术 “免费”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精神。它不光是门店管理中的营销手段, 它更应该上升到企业发展的高度去探索。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的免费体验、免费报纸、 免费食物、免费软件等各种免费形式,层出不穷、五花八门的免费产品让顾客 挑花了眼,也让人看不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将免费进行到底。 尽管目前免费的形式花样繁多,但是分析现有的免费形式后发现,归根结 底还是企业最终逐利的心态,所以我认为企业向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提供产品和 服务,是以实现利润为根本目的的。“免费”的类型可分为三种: 一、消费前的“免费”:如,购化妆品前的试用装、网上打印的肯德基优 惠券、逛超市时走过某个茶饮摊位前的试喝、某健身中心的200 元舞蹈课程体 验券等等。 二、消费中的“免费”:如,某足浴店在你洗好脚的同时把你的鞋也擦亮 了;在海底捞用餐时,她会比澳门豆捞做得还更“变态”,服务员不光帮你捞 掉锅中浮汤还会如女仆般帮你剥虾(前提是你愿意被打扰。);购物时的促销 捆绑装等等。 三、消费后的“免费”:如,家电免费送货上门、某卫生洁具推出的上门 免费安装、购裤子后免费改边、在某量贩式 KTV 消费后二张免费的现金抵用券、 全球通金卡用户在机场候机时可免费入座贵宾区等等。 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三种“免费”形式齐上阵,就像我居住的小区里的 一位邻居就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某保健床的销售先请出专家免费义诊,让你听 得云里雾里,并送上小礼品一份;等花钱买好产品后她们会上门“陪聊”,还 帮你做家务,让你再买个辅助保健品或推荐他人购买;最后当你消费满一定金 额后,还会有免费旅游和赠送体检等项目,反正是说得你心花怒放,将各种 “免费”形式用到了极致。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关于“免费”一说又可 分为网络电子免费(如网上点击获影院赠票)与实体消费免费。企业出于竞争 和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又将“免费”分为部分免费和全部免费。部分免费是企 业品牌扩展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的客户,实现多级 价格歧视带来的剩余利润,并通过扩展与顾客之间的接触宽度而达到销售一揽 子产品的目的。如在淡季时,美国不少航空公司会推出象征性支付购买机票的 活动,消费者可以用1 美元购买几百公里航程的机票,但如果需要托运行李和 其他相关服务,价格就相当昂贵;还有酒吧开展的“女士之夜”(即女士免费) 活动;大型游乐场儿童免票入场活动;网络游戏《征途》对玩家免费开放但对 升级所需的武器装备收费;淘宝网对需要“商城认证”的卖家收取服务费等都 是同样的道理。 相比部分免费模式,全部免费似乎让企业失去了盈利的可能,但是只要产 品的质量足够可靠,前期的免费产品的成本完全可以通过提高顾客忠诚度的方 式收回。如,1903 年,销售员吉列为了增加销量,把剃须刀赠送给去银行办理 业务的顾客,同时又以很低的价格将剃须刀卖给美国陆军,以此迅速占领市场, 然后吸引消费者购买高价的替换刀片。一年过后,吉列刀片的销售量从168 枚 上升至 1240 万枚,成为当时剃须刀市场的领头羊。又如,我曾在上海工作期间, 乘地铁时都会去定点投放处取一份《I 时代报》,因为它是一份免费的报刊, 每天发行量约45 万份,报刊内容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娱、体育以及各类生活 信息,吸引了大批固定广告商。据说仅2010 年《I 时代报》的广告收入就超过 了3 亿元。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间的竞争, 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所以当免费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后,大家就不 得不去学习和研究这个新模式了。综上所述,我上面所例举的林林总总的“免 费”形式和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总结出一个“免费”模式的定义: 它是指企业利用大众乐于接受“天上掉馅饼”的心理,借助各种“免费”的形 式和手段销售产品或服务,以此来建立庞大的消费群体,塑造品牌形象,然后 再通过配套的增值服务、广告费等方式取得收益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赢利从 “免费”开始,这种商业模式本身的成本并不高,而“免费”的金字招牌对顾 客又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愿大家能用好“免费”这把利刃,在短时间内使企业 迅速占领市场,扩大知名度。 当“免费”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把它当作利刃使用时,大家也要注意其具 有两面性。有些企业认为“免费”是百试百灵的方法,所以不加以区别到处滥 用,陷入了某种误区,损失的是一笔笔毫无回报的营销投资。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