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哲研究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哲研究所

中國文哲研究所 王璦玲(Wang, Ayling ) 王璦玲。〈《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導言〉,《中國文哲研 究通訊》第 14 卷第 4 期,2004.12 ,頁87-97 。 王璦玲。〈「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論《桃花扇》批語之提示性與詮釋性〉 , 《中 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26 期,2005.3 ,頁161-212 。 王璦玲。〈曲盡真情,由乎自然──論李贄《琵琶記》評點之哲學視野與批評意識〉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7 期,2005.9 ,頁45-89 。 王璦玲。〈藝術品味與文化風尚──從《牡丹亭》、《長生殿》在臺之演出談崑劇之現 代品賞與其文化意涵〉 ,「崑曲國際研討會──世界崑曲與臺灣腳色」國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 2005.4.22- 4.24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辦。 王璦玲。〈論孔尚任《桃花扇》中之記憶編織與末世想像〉,”Evolving Cultural Memory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2005.7.11-14 ,新加坡&麻六 甲:新加坡國立大學、臺灣國立中央大學主辦。 王璦玲。〈桃花扇底送南朝──論孔尚任劇作中之記憶編織與末世想像〉 ,「中國近世 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5.11.18-19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上海復旦大學主辦。 王璦玲。〈「為孝子、義夫、貞婦、淑女別開生面」──論毛聲山父子《琵琶記》評 點之倫理意識與批評視域〉 ,「禮、倫理與文化認同」學術研討會論文, 2005.12.13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 研究所, 2005.12 ,共620頁。 王璦玲。〈以填詞立傳──清代史傳性傳記性劇作之主體展現與敘事策略〉/ ,收入王 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 ,臺北:中央研究 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12 ,頁505-588 。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上、下二冊,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4.12 ,共762頁。 王璦玲。〈論湯顯祖劇作與劇論中之情、理、勢〉,收入華瑋主編:《湯顯祖與牡丹 亭》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12 。 蔣秋華(Chiang, Chiu-hua ) 蔣秋華。〈孟津之會重探〉,「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2005.3.25-26 ,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 蔣秋華。〈韓愈詩之序講考〉,「隋唐五代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5.11.21 ,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蔣秋華。〈從上博簡《容成氏》之「四海」談起〉,「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 研討會」論文, 2005.12.2-12.3 ,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 鍾彩鈞( Chung, Tsai-chun ) 鍾彩鈞。 〈謝上蔡、李延平與朱子早年思想〉,「儒家與中國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 論文, 2005.3.25-3.30 ,吉隆坡:馬來亞大學中文系。 鍾彩鈞。 〈李光地的儒學思想〉,「第七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2005.9.10 ,武漢: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鍾彩鈞。 〈李光地易學方法略論〉,《清代經學與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11 ,頁9-26 。 林玫儀(Lin, Mei-yi ) 林玫儀。〈余一鼇生平及作品資料輯校(之一)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 卷第 1 期,2005.3 ,頁197-220 。 林玫儀。〈余一鼇生平及作品資料輯校(之二)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 卷第 2 期,2005.6 ,頁125-162 。 林玫儀。〈《古今名媛百花詩餘》校錄〉,《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15 卷第 3 期,2005.9 , 頁 169-246 。 林玫儀。〈臺灣詞學研究之評析〉,「第二屆中國韻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2005.4.2-4.6 ,安徽:中國韻文學會。 林玫儀。〈《全明詞》及《全清詞‧順康卷》陸鈺父子詞作考辨〉,「2005中國近世 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5.10.21-22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