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糖基化酶: 将非正常碱基从脱氧核糖上切除。留下的“洞”称为AP位点(apurinic or apyrimidinic)。AP核酸内切酶识别此位点,切割形成缺口,DNA聚合酶合成丢失的以及邻近的核苷酸。 SOS修复 是一种旁路系统,为DNA的损伤所诱导。其修复的结果是导致突变,是倾向差错的修复。在未经诱导的E.coil细胞中,全部SOS反应有关的基因都受到LexA蛋白的阻遏,只有当DNA受损时才会激活RecA蛋白的蛋白酶活性,降解LexA蛋白,使SOS系统的基因表达,其中也包括与诱变作用有关的基因。 与修复有关的一些人类疾病 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 科克因综合症(Codkayne’s syndrome) 运动失血性毛细血管扩张(atacsia telangiectasia,AT) Bloom综合症(BS) 范可尼贫血(Fanconi’s anemia,FA)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一)根据突变对生物表型的影响进行分类 1 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 Somatic mutation and Germ-line mutation 当代表现,癌症;可传递给后代。 2 形态突变(可见突变) Morphological mutations or visible mutations 白化病(Albino):Mutation of Tyrosinase gene leading the stop of melanin(黑色素) production。 3 营养突变(Nutritional mutation) 原养型(prototrophs) 营养缺陷型( auxotrophs) 4 致死突变(Lethal mutations) 单倍体 二倍体:杂合 5 条件突变(Conditional mutation)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表现的突变。 温度敏感突变(temperature-sensitive mutations) cdc5-120, yeast (二)根据突变的本质进行分类 1 单个碱基改变造成的突变(非常普遍) 对进化作用巨大,易产生有用突变。 单碱基突变形成的原因: DNA复制中的错误 DNA聚合酶的滑动错误: 碱基改变 (1) 由一个嘌呤碱基变为另一个嘌呤碱基,或一个嘧啶碱基变为另一个嘧啶碱基的突变叫转换(transition); (2) 由一个嘌呤碱基变为一个嘧啶碱基或由一个嘧啶碱基变为一个嘌呤碱基的突变叫颠换(transversion)。 由单个碱基改变所造成的突变是可逆的,它可以恢复原来的碱基排列,这种碱基逆向改变叫回复突变。 Lac I,复制平均错误率10-9 DNA复制中的错误水平10-7—10-11 研究发现有一些基因的突变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基因组其它基因的突变率,这些基因被称为增变基因(mutator genes)。 2、多个碱基改变造成的突变 转座子插入、重组错误 (三)突变如何对表型产生影响 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指没有改变产物氨基酸序列的密码子变化,与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关。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指碱基序列的改变引起了产物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或null mutation)指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导致肽链合成过早终止。 正常红血细胞(上)和镰刀细胞病人的红血细胞(下)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在基因编码区插入、缺失一个或两个碱基都能引起移码突变;扁平的碱性染料分子的嵌合也常引起移码突变。移码突变不但改变了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而且会出现蛋白质合成的过早终止。如果移码突变发生在必需基因上,常常是致死的。如插入或缺失三个碱基,则阅读框架不变,其产物常常有活性或有部分活性。 (四)回复突变和抑制突变 真正的原位回复突变很少,大多数回复突变都是第二点突变抑制了第一次突变造成的表型,使野生表现型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又称抑制突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odule 1 unit 2 定从.ppt
- 《房地产高管职位说明书》.ppt
- 2012电信业校园营销研究报告简版.ppt
- 车间交货期管理.ppt
- 市政公用项目内部交流专题讲座-.ppt
- 路测培训修改.ppt
- 高级办公楼智能化系统设计任务书[1].ppt
- SCICPCIμ如何用SCI检索.ppt
- GCT考试(初等数学--几何).ppt
- C语言复习(上).ppt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考试地理答案.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政治含解析.doc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四川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