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化学与催化技术 (2)采用新的加工途径 (3)采用新的合成原料 图 2.1 Co负载量对不同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T: 973K; GHSV: 2000h-1) a: 4%Co/HZSM-5; b: 4%Co/SiO2; c: 4%Co/Al2O3 表2.1 不同催化剂的稳定性和积炭量 表2.4 反应前后钴晶粒的大小比较 图2.7 不同样品的TPR图a. Co3O4; b. 4%Co/SiO2; c. 4%Co/HZSM-5; d. 4%Co/Al2O3 表3.1钴前驱盐对Co/SiO2催化剂CH4/CO2重整活性的影响 Fig. 1 不同温度焙烧的8%Ni/Al2O3催化剂在流化床和固定床反应器上的催化 Fig.3 流化床反应器和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模型 反应前后12Cu/?-Al2O3催化剂TPR图谱。a) The fresh catalyst (b) Catalyst after reaction 催化剂的CO2吸附的原位DRIFT 图谱。 (a) Cu/?-Al2O3 (b) ?-Al2O3 不同温度下Cu/?-Al2O3催化剂上吸附CO2 的原位FT-IR图谱。 (a) 50℃ (b) 100℃ (c) 150℃ (d) 200℃ (e) 240℃ (f) 280℃ Cu/?-Al2O3催化剂上由吸附CO2切换为H2原位DRIFT 图谱。(a) 0min, (b) 5min (c) 10min, (d) 15min, (e) 30min 首次根据XPS实验结果提出固定床和流化床的反应模型,在甲烷部分氧化与甲烷二氧化碳耦合反应中流化床反应器中的催化剂的返混运动(即氧化-还原循环)有利于催化剂的反复氧化还原,使其保持一适当的价态。因此,流化床是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部分氧化耦合反应的有效形式。 发现碱土和稀土金属氧化物添加促进了NiO在微球硅胶SiO2上的分散,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也明显增强了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 大大增强了实现产业化的可能 富二氧化碳气氛下的FT合成 二氧化碳的配位活化应当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课题。特别,生物质合成气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富二氧化碳F-T合成是个新的挑战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研究 Cu/?-Al2O3催化剂上CO2/H2 低压合成甲醇反应的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压力为3.0MPa,连续流动反应系统中,考察了Cu/?-Al2O3 催化剂 上CO2/H2 低压合成甲醇反应性能. 并运用XRD、TPR、TPD、XPS等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组分间的相互作用、H2、CO2的吸附性能、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对CuO 的含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催化剂的活性位进行了考察。根据原位FT-IR实验结果提出了在CuO/?-Al2O3催化剂上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双功能催化机理。 还原后的催化剂XRD图谱中只存在金属铜的衍射峰,而反应后的催化剂中,除主要存在金属铜外,还存在少量的二价铜离子。从以上结果可知在Cu/?-Al2O3催化剂上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的金属活性物种主要是金属铜。 经反应后的催化剂,除了 ? 峰有明显下降外,还原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而? 峰并不再出现。这一结果证明 ? Cu物种参与了催化反应,因而是CO2加氢反应的活性物种。 ?-Al2O3催化剂的CO2加氢的原位DRIFT 图谱分别在1647,1620,1551,1424cm-1处出现吸收峰。在Cu/?-Al2O3催化剂上,除了上述相同的位置出现红外吸收峰外,还在1742,1585和1465 ,1392 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根据文献,我们将1620 cm-1归属为表面的单齿甲酸盐物种,1585,1392 cm-1归属为双齿甲酸盐物种,1647,归属为表面碳酸氢盐物种, 1551cm-1归属为碳酸盐物种,1424cm-1归属为自由的碳酸根离子。 1465cm-1,1742 cm-1归属为双氧亚甲基物种。虽然纯的金属铜基本不吸附CO2,但是在双组分Cu/?-Al2O3催化剂上不但CO2吸附物种的强度远远大于?-Al2O3上的吸附物种的强度,而且有新的吸附物种存在。说明Cu的加入促进了催化剂对CO2的活化吸附。 一、绿色化学给催化化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目标和需求) 新催化反应过程不断开发形成 绿色催化剂与绿色反应工程的结合 二、材料化学的发展为催化发展提供了新空间(物质基础) 纳米材料 介孔材料 高分子材料 生物材料 等等 三、 “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化学反应工程”是一个范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