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With this faith, we will be able to work together, to prey together, to struggle together, maybe go to jail together. Knowing this, we will be free together. 我们抱着这个共同的信念,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奋斗,一起经受挫折。了解这些,我们终有一天会自由地享受学习。 共63个理论课时;27个实验课时 理论课内容: DNA是遗传物质、DNA的结构、DNA复制 分子杂交、基因突变和修复、遗传重组 基因组及基因作图、基因转录 RNA加工、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调控 Chapter1 Welcome to Molecular Biology 一、引言(Introduction) 1、创世说与进化论(Creative evolution and Evolutionary theory) 生命是怎样起源的? 为什么“有其父必有其子”? 动、植物个体是怎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1859, 达尔文(Charles Darwin),《物种起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过渡物种。将生物学从神学拉到了实证自然科学的轨道。 2、 19世纪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1836-1839年由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和动物学家Schwann创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功能单位;每个细胞既作为独立的生命单位又是整个机体生命的组成部分。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41—1847年间由德国科学家迈尔、赫尔姆霍茨,英国科学家焦耳、格罗夫,丹麦科学家格罗夫共同提出。物质运动的总能量守恒,各种形式的能量互相转化按一定的当量关系进行;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的能力是不灭的,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是变化的,是不断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自然界种种生物都是通过这个过程演化而来的 人类的性染色体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DNA分子 男性染色体核型 3、经典的生物化学和遗传学(Classical Biochemistry and Genetics) 生物化学双重使命: 分析细胞的组成成分; 弄清楚这些物质与细胞内生命现象的联系。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组成蛋白质的20种基本氨基酸相继被发现(最晚分离的是苏氨酸,1935年),著名生物化学家Fisher还论证了连接相邻氨基酸的“肽键”的形成。细胞的其他部分,如脂类、糖类和核酸也相继在那一阶段被科学家所认识和部分纯化。当时,科学家还无法解释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即细胞成分是如何世代相传的。 奥地利科学家、经典遗传学创始人孟德尔(Gregor Mendel),从1857年到1964年7年间,选择了7对差异明显的简单性状,对豌豆的生长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孟德尔总结出生物遗传的两条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S2 孟德尔遗传定律 分离现象 豌豆的7个单位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7对性状的结果 性状分离现象 F1代个体(植株)均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隐藏不表现。 相对性状中,在F1代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而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F2有两种性状表现类型的植株,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另种表现为隐性性状;并且表现显性性状的植株数与隐性性状个体数之比接近3:1。 隐性性状在F1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了,在F2代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状分离(character segregation)现象。 分离定律的实质 成对的基因(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因而配子中只具有成对基因的一个 分离比(3:1)实现的条件 1、完全显性 2、F1形成的配子生活力相同,结合机会均等 3、F2各种基因型存活率相同,有一定群体 显隐性的相对性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为了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材料,选取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自由组合(9:3:3:1)实现的条件 1、各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2、各对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存在相互做作用 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作用模式,正交(如♀AA×♂aa)和反交(如♀aa×♂AA)子代性状表现不一致,或只表现父本性状,或只表现母本现状,或表现了双亲性状而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型比例。 非孟德尔遗传大体上包括四部分内容,即母体效应、剂量补偿效应、基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