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宗璞文坛父女痴心人生.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友兰宗璞文坛父女痴心人生

冯友兰宗璞文坛父女痴心人生   北京大学燕南园五十七号院,冯家的三松堂。哲学大师冯友兰在这里完成了多部皇皇巨著,当代著名女作家、其女宗璞也正自这里为世人知。   冯友兰留有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新理学》、《新世训》、《新事论》、《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宗璞创作了《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野葫芦引》、《紫藤萝瀑布》、《泥沼中的头颅》、《花的话》等经典作品。   父女二人分别在哲学和文学领域,各领风骚几十年。      哲学大师,呆若木鸡      1895年12月4日,冯友兰出生在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的一户书香之家。父亲是清光绪戊戌科进士,后被派到崇阳做了县令,一家人都随父亲来到了崇阳。   父亲为官清廉,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可惜好景不长,不几年,父亲病故在任上,一家人的生活顿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母亲开明坚强,带着一家人又回到老家唐河。   回到老家,安顿好一应事情,母亲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冯友兰兄弟们的学习,她虽文化不多,却深明大理,牢记冯友兰父亲的话,无论学什么学问,都要先将中文底子打好。于是,她和冯友兰的叔伯们商量后,请了个先生到家里,专教孩子们国学。   冯友兰自小聪明且勇敢,九岁时,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傲慢的洋人,带着一条大狼狗,逢人就咬。冯友兰的腿也被它咬了一口,伤虽不碍事,但冯友兰却不愿受此窝囊气,小小的他拉住那个洋人理论。洋人见他是个小孩子,随手拿出几毛钱便想打发他走。冯友兰哪肯就此罢休,义正词严地警告道:你的狗乱咬人就不行!你必须赔礼道歉!最后洋人拗不过他,只好道了歉,灰溜溜地离开了,临走时还感慨道:“中国的小孩真难对付!”围观众人见此,无不鼓掌称赞。   母亲供他读书是明智的。冯友兰很争气,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哲学,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4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并先后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以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冯友兰的学识,深受各方看重。早年留学美国时,他曾是蒋介石的座上客,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受到毛泽东的召见。虽为一代名流,冯友兰却为人谦逊,并无半点架子。   1909年,他在唐河老家读书时,和一个叫楚冠卿的同学关系要好,冯友兰当时十四岁,楚冠卿八岁,二人常以哥弟相称,一起学习生活,不分彼此。后来,冯友兰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归国,在清华大学任教。楚冠卿有一次带着儿子楚有义去拜访冯友兰,一别数年,面对颇有成绩的童年好友,楚冠卿满怀敬意地称冯友兰为“冯先生”,吓得冯友兰忙拦住他道:“冠卿,千万别这样叫,还是叫我为书童吧!别忘了,咱们在竹林寺读书时,我还为你倒过便壶呢,因为我说倒便壶是书童才做的事,所以那时你常叫我书童。”后来楚冠卿和冯友兰一直保持着这份真诚的友情,还在一起进行学术研讨多年,并合著了《伦理与哲学》一书。   对朋友如此,对乡亲们更是如此。20世纪40年代,冯友兰回唐河祁仪镇老家探亲。听说令祁仪镇骄傲的大博士回来了,几百号乡亲自发跑到几里外迎接他。好不容易看到了冯友兰的马车赶了过来,不想上前一看,马车里却是空的。原来,冯友兰不想惊动乡亲,离祁仪还有十几里远时,便下了马车,步行回到了家里。没接到冯友兰,乡亲们深感失望。但冯友兰接下来的举动却又让乡亲们感动不已,冯友兰回家后,开始逐家挨户地登门拜访这些阔别二十多年的乡亲。   但他为人处世却又总显出一股读书人的“呆”气。1945年,冯友兰的母亲去世,他回家奔丧,自然少不了迎来送往的应酬。达官贵人来家里拜望,他不迎不送,倒是那些平平常常的旧亲老友来,他都恭敬地送到大门之外。   这份“呆”气在做学问时,就更加突出了。抗战初期,西南联大的几名教师坐车从长沙往昆明去,经过镇南关的城门时,司机警告大家:“要过城门了,不要把手放到窗外。”别人都照办,只有冯友兰将手伸在窗外,开始思考司机的话:放和不放的区别何在?其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何在?还没有思考完,手臂就触到城墙上骨折了。这件事成了西南联大的一件笑谈,被当时的几位老先生传了很多年。   “文革”时,冯友兰家的房子被人占了,一家人挤在一个小屋子里,有一次,家里难得包了一次饺子,准备改善改善生活。然而煮饺子时,怎么也找不着那盘放在一个凳子上的饺子了。找来找去,却发现冯友兰正浑然不觉地坐在饺子上面思考哲学问题呢。   由于冯友兰钻研学问时太过专心,常常闹出笑话,就自我解嘲为“呆若木鸡”。   但冯友兰这份认真却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所谓“慧心者多口吃”吧,他还有口吃的毛病,在清华大学里,这口吃的毛病和他的哲学成就一样闻名。据说,冯友兰念墨索里尼的时候,口里必“摸索摸索摸索”半天。他刚从美国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