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比撒哈拉干燥联想.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极比撒哈拉干燥联想

南极比撒哈拉干燥联想   是南极干燥还是撒哈拉沙漠干燥,人们并不去比较,因为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只是央视李咏在主持“幸运52”节目时突然发问:“是撒哈拉沙漠干燥还是南极干燥?”答:“撒哈拉沙漠干燥。”李咏指出“错”。这个问题着实让我想了许久。   南极终年积雪,冰天雪地,夏季平均气温-15℃左右,有植物,也有企鹅生存繁衍。而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其气温之高是可想而知的。我国也有沙漠,在那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地无寸草,能说南极比撒哈拉沙漠干燥吗?      一      1991年,在阿尔卑斯山位于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奥次冰川中发现“冰人”,已有5300年历史,比埃及保存的最古老的木乃伊还早近1000年。据考证,是因部族内部权力之争中箭而死。2004年10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以《罗布沙漠“千年棺”封存了3000年历史》为题报道了我国新疆考古工作者,在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在罗布沙漠考古中发掘出服饰完好的干尸15具。据碳14测定的数据,古墓沟第一类型墓葬的绝对年代在距今3800年左右。在一处发现这么多千年干尸,这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终年积雪的冰川发现5300年的“冰人”,而在沙漠里却发掘出3000多年的干尸,能证明南极比撒哈拉沙漠干燥!   如果说南极比撒哈拉沙漠干燥,南极岂不成了天然的低温低湿的档案库了吗?20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摄影部为了永久保存好底片,在新建的库房中建一个-18℃湿度的30%±5%的低温低湿库,当时有人不理解。经多方不懈努力,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遗憾的是终未建成。10年后我见到了美国罗彻斯特影像保护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后编印的《醋酸片保存指南》,根据不同保存期的要求可选择21℃~-26℃及相对应的湿度20%、40%、60%,也得不出温度越低越干燥的结论。   《档案保护技术学》一书的最后附页,同济大学绘制的《湿空气焓湿图》,图中温度范围65℃~30℃的饱和空气含湿量g/kg干空气,其中21℃是15.3g、0℃是3.772g、-18℃是0.906g、-30℃是0.307g。常温(22℃)湿度2%,若绝对湿度不变,温度降到-29℃时,湿度将上升到100%。由此可见,无论温度高低,南极的确比撒哈拉沙漠干燥。   为了解开“冰人”和干尸形成的奥秘,看看相关学科是怎么论述的,兴许会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种子学》,对种子含的水分作了十分精辟的阐述,指出“种子中的水分有两种状态――游离水(自由水)和结合水(束缚水)。游离水具有一般水的性质,可作为溶剂,0℃能结冰,容易从种子中挥发出去。而结合水却牢固地和种子的亲水胶体(主要是蛋白质、糖和磷脂等)结合在一起,不容易蒸发,不具有溶剂的性质,低湿下不会结冰”。人体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和水等,而水分占了55%~67%。人体的水分通过新陈代谢,排除体外,又不断地获取补充,人死后埋在沙漠里,会因湿度低而蒸发,慢慢地形成了干尸。“冰人”又作何解释呢?现在来了解一下物质内部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物质的变化主要来自内部分子运动的结果。分子运动有两种力――引力和热运动力。温度较低时,热运动力不太积极,也就是说引力大于热运动力,从宏观上看,物质表现为有一定形态的固态;当湿度升高,热运动力加剧,引力和热运动力不相上下的时候,物质表现为有一定体积但无一定形态的液态;温度继续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力完全占了上风,分子四处乱窜,物质表现为既无体积又无形态的气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的三种形态。那么温度再升高又怎么样?待温度升到足够高的时候,原来的外层电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摆脱了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而原子核成了带正电荷的离子,于是有了全新的一种物质形态,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态。在宇宙中99.9%以上的物质形态都是以等离子态存在的,太阳就是等离子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而人类幸运地生存在仅剩的不到0.1%的没有等离子的地球上。当物质分子运动的热运动力不太积极,引力占上风的固态后,温度再继续下降,引力占了绝对优势的时候,分子运动趋于稳定状态。这就是阿尔卑斯山奥次冰川发现的5300年“冰人”仍保持完好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      在纪念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时候,1995年1月24日《参考消息》以电影诞生一百年有喜有忧为题报道了电影胶片长期保存尚难解决的问题。指出:“艺术片、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和动画片的图像都面临永远消失的危险。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影片保存当做头等大事列入工作日程,拨出10万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拯救自己的电影遗产,估计1950年前的(硝酸盐)影片,有四分之三已经消失。”我国1949年前的影片,保存下来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就是这一部分仍在衰变中。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