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太原情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太宗太原情结

唐太宗太原情结   毛泽东主席在他著名的《沁园春?雪》一词中举到了中国历史上五个著名的封建帝王,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这其中的唐宗,就是指隋朝末年积极参加李渊太原起兵、后来成为彪炳史册一代圣君的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是在太原起兵反隋前后,还是后来成为一国之君,唐太宗的大半生都与太原有着一种解不开的情结。   还在隋朝末年,当李渊作为隋朝之臣出任太原留守时,李世民是他唯一带在身边的儿子。当时,胸怀异志的李渊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如果撇开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不谈,仅就字面意思而言,即是说,太原是我们真正的祖籍。那时,李世民在太原生活了两年,人称“太原公子”。李世民在太原期间,为反隋起兵进行了积极的活动,他联络刘文静、裴寂奔走谋划,为后来的晋阳起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晋阳起兵时,李世民是最积极的参与者;起兵南下后,他率领的军队是义军的主力。晋阳起兵为后来的盛唐王朝及唐太宗的千古帝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太原是李世民事业的起点,因之也成为他一生最怀恋的地方。   晋阳起兵后,李渊率军进入长安,但天下纷乱割据的局面并没有结束。李渊随时受到各方势力的威胁。这其中,对其威胁最大的是来自太原以北的刘武周。   刘武周在隋末之乱中割据自立,起先并无南下争雄之意,后来活动于今河北地区的宋金刚为窦建德所败,西奔刘武周,并劝刘武周取太原南向以争天下。唐建立后不久,刘武周得突厥500骑兵的援助兴师南下,兵锋甚锐,元吉弃太原而逃,刘武周军攻占平遥、介休、晋州、龙门等地,关中震骇。面对刘武周军的咄咄攻势,唐高祖李渊欲弃大河以东,谨守关中。就在这关键时刻,李世民上表陈辞,认为太原为王业根本,且河东富实,京师倚重,举而弃之,实为痛心,因此主动请缨,表示愿率精兵3万,必能消灭刘武周,收回河东暨太原地区。唐高祖最终被说服,同意了李世民的请求,并对此役孤注一掷,悉发关中兵由李世民统领,令其击刘武周。李世民经过半年的时间,击灭刘武周,收复太原。   刘武周平息后,突厥即不断南下攻唐,战线从河套以西延??河北北部,但其攻击的重点是经马邑进逼太原。当时,唐由于要削平中原群雄,无暇北顾,对突厥采取了防守的策略,并首先加强在太原的防御。在军情紧急时,即以李世民驻屯太原以备突厥。唐削平群雄后,开始对突厥进行反击,太原成为双方交战的重要地区。开始,唐处于劣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变得日益主动。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之后不久,即对突厥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当时,李世勋李靖率领唐军主力,而且都部署在太原以北。经过半年多的战斗,李靖、李世?大败突厥,东突厥灭亡。贞观七年(623年),唐太宗又以其子晋王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遥领并州大都督,以李世勋为大都督府长史,镇守太原。李世勋在太原任职16年,令行禁止,突厥畏威不敢南侵,唐太宗对此大加赞赏:“朕今委任李世勋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筑长城耶?”由此可见,唐太宗充分地认识到,太原对于北方边境的安宁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唐太宗统治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社会安定,其后期经济更是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为了显示国家的兴盛,唐太宗在群臣的劝说下,决定于贞观十六年(642年)二月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消息传出后,太原地区的一些僧道和老人趁机到长安上表,请唐太宗封禅之后,顺便临幸太原。对此,唐太宗非常高兴,特在武成殿设宴招待了他们。席间,唐太宗缅怀往事感慨道:“朕少在太原,喜群聚博戏,暑往寒逝,将三十年矣。”那些少时的朋友见唐太宗动了感情,再次请唐太宗一定要回太原看看。唐太宗当即应允,并充满深情地说:“飞鸟过故乡,犹踯躅徘徊;况朕于太原起义,遂定天下,复少小游观,诚所不忘。岱礼若毕,或冀于公等相见。”(《旧唐书》卷3《唐太宗纪下》)这次预定的封禅,因天象不吉没有成行,顺便游太原的打算也就不能实行了。不过,唐太宗为此特意发了一封《存问并州父老玺书》,以表达当时的心情。玺书中追述了与太原地区“英雄”、“贤人”共同取得起义治国的成功,表达了对太原的怀恋:“汉祖悲歌,尝思丰沛;晋皇吟咏,唯在温泉,此人情也。”这里,唐太宗以汉高祖思故乡丰沛,晋皇思念故乡温县作比,在他的心目中,显然是把太原视为故乡的。正因为如此,他对太原常是“引领北望,感慕兼深”,最后他又深情地叮嘱道:“父老宜约勤乡党,教导后生。亲疏子弟,务在忠孝。必使风俗敦厚,异于他乡。”   这次,唐太宗虽然没有能够巡幸太原,但他却把对太原的怀恋深埋于心中。3年以后,唐太宗率军亲征高丽,在班师返回时,特率众从定州过太行山到达太原。这时的唐太宗有着难得的好心情:“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又有着难得的清静:“对此留余想,超然离俗尘。”(《谒并州大兴国寺诗》)当时已是年底,他留在太原过春节,除夕之夜,召群臣守岁,并题诗一首:“四时运灰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