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夹缝”演绎悲喜人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乡“夹缝”演绎悲喜人生

城乡“夹缝”演绎悲喜人生   他们来自离城市不远的农村,从小在庄稼地里偷玉米、在黄土丘上用尿和泥、在河滩里疯跑着长大,对他们来说,城市是过节时被父母拖拽着买新衣服的记忆,是高楼和汽车,是城里孩子手上的变形金刚;长大后他们时常往返于城乡之间,他们很方便地在城里买新衣服,他们自如地穿梭在城市的每个街巷……但他们却很难深入这个城市的内核。他们游走在城市的边缘,在边缘地带徘徊、挣扎。   失去土地,没有一技之长,又要养家糊口,这是处于城乡接合部的农村“80后”所面临的现状。农村的开放、失去土地的困境终于将这些仍然稚嫩的农村青年推到了这个火热时代的前沿。      山西省阳泉市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产地之一。它位于省境东侧、太行山西麓的山间盆地中,是石太铁路的中枢站,也是山西省新兴的重工业基地之一。上白泉村和下白泉村是阳泉市郊区紧邻的两个村落,离市区不过20分钟的车程,它们周围还有窑沟、柳沟、东梁庄、桑堰等村子,村与村之间联系密切。   在这片田野上,一群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      飘忽不定的理想追求      城乡接合部的“80后”青年,对于未来、对于理想始终处在一种自相矛盾的状态之中。城市的繁华世界就在他们的眼前,似乎伸手可得,但又遥不可及。他们兴致来了的时候,可以到城里游逛、娱乐、购物,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城市文明;可当他们回到家里以后,农村固有的家族观念、伦理习俗,当然也包括田园风光,又将他们还原回一个地道的农村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于城市生活有羡慕、嫉妒,也有自卑。   这一代农村青年,特别是生于1984年后的青年,正赶上“大学热”的高潮,他们的第一理想自然是考上大学,借此走出农村,成为一个“城里人”。   上白泉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个被乡亲们称为“状元”的青年后来又读了研究生,他的父母和家人也因此荣耀无比,在乡间备受尊敬。此等凭个人努力跳出“农门”的“鱼化龙”奇迹,对于当时刚上小学的“80后”们来说,无疑起到了航标灯般的引路作用。许多年以后说起这事,仍有人啧啧不已。在市区跑出租的田志鹏对记者说:“当时我上三年级,他考上硕士的消息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他是我班一个同学的叔叔,当时我们都很羡慕,连带对这个‘侄子’也崇拜起来。不过我这个同学也挺厉害的,现在在北京上大学呢。跟人家叔侄俩比,我就是个落榜生,只能开出租混饭吃了。”一丝苦笑浮上他的眼角。   在这些农村,“知识改变命运”已远非一句口号,而变成了每个家庭的实际行动。农村“80后”的父辈们大多有两种经历,一是“文革”动乱,二是改革开放,相似的遭遇使他们愿意以加倍的辛劳和钱财付出培养下一代读书求学,以弥补自己文化知识上的缺憾。尤其是借农村改革之风率先致富的家庭,更是“不惜千金换文凭”,想方设法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大学,哪怕走个“自费生”“三本”,甚至大专、中专都行。而相对家贫的农户并不甘落后,借钱供孩子上大学遂成这一带乡村的风尚。   上白泉村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各自成家后分别生有一对儿女。姐妹俩小时没上过几年学,如今是非要让子女们“出息”成城市人不可。为此,两家在阳泉市区买了一套楼房,并达成协议,谁家孩子到市里上学,谁家就搬到市里住,以方便孩子就近上学。先是姐姐的女儿霞霞在市里上中专,姐姐就在市里住;后来妹妹的儿子要到市里上中学,刚好霞霞毕业,于是姐姐返回村里过她的农民生活,妹妹临时成了城里人。   正是这样的氛围,使得“80后”们在幼年时就把上大学当成了奋斗的理想,在这一点上,他们追求的欲望和上进的决心比之城市“80后”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近几年大学毕业工作难找,但他们的这一目标仍未改变,结果一个新的尴尬出现了:这些孩子由乡村游民“升格”成了城市游民。   对于农村“80后”来说,能考上一个像样大学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还是留在了农村,为了生计而忙碌。不过,一些人则希望能在乡村政治舞台上展现自己,以实现自己“乡村仕途”的理想。邻村的赵平生是村里的活跃分子,爱好文艺,每年元宵节村里组织节目表演,他都要参加。一年多前,正值村里换届选举,他动了心思,而村委会长期是由一批老人儿“掌管”的,但他还是想试试。父母一开始不支持,认为他是白费力气。随后,看到儿子像模像样地在村里拉选票,邻居们也频频到他们家来串门聊村事,老两口这才相信儿子是动了真格的。虽说最后没有被选上,但他还是留在村委会“帮忙”,实际是干一些具体的活,尽管没有具体职务,可赵平生也很满足了,他告诉记者:“村委会一直都是老人,可能大家对年轻人还是不放心吧,再说我以前在外面打工,经常不在,对村里的事有些生疏了。这次就当实习,下次换届我一定争取。”   在调查中发现,如赵平生一样热心于“乡村政治”的年轻人非常有限。下白泉村36岁的葛贵平在一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