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凉山中彝人家园(下)
大凉山中彝人家园(下)
如今,走在风景如画的大小凉山,顶盖青瓦、雕梁画栋的彝家新居惹人注目,也为大地、田野、山川增添了鲜艳的民族色彩。那些小小的村落,与袅袅炊烟一同萦绕升起的这质朴自然的乡土情怀,还会和彝族人“诗意的栖居”一样找到它的归处。
“三房”改造为彝家新居添彩
2010年1月的一个晚上,凉山州金阳县。尔觉西乡地史村73岁的彝族老阿妈阿鲁长英说她睡得很香甜:“这是‘三房’改造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家从茅草房搬进新瓦房,下再大的雨我也不担心了,哪里像过去哟,成天总是担惊受怕的。”
阿鲁长英老人说的“三房”,是指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和她一样,在凉山的大山中,许许多多的彝族祖祖辈辈都住在这样的“三房”中,这样的住房不避大雨、还透山风,每到冬季整个屋子里都是冷飕飕的,而且不具备基本生活功能。所以很久以来,凉山给外地人的印象或者说人们记忆中的凉山,除了古老和神秘,也就只剩下贫穷了。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的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凉山彝区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从2003年起,凉山州将“三房”改造作为全州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从当年起每年改造5000户。2008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按照《凉山州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规划》,凉山将于2012年基本完成“三房”改造工程,届时,101.25万彝区贫困群众将全部搬入新居。
在中央和省“两项资金”有力助推下,凉山州目前已累计投入“三房”改造资金3.2亿元。而为了把新房建设得既美观又实用,凉山州还设计印制了建设标准分别为70、80、90平方米的单体民居户型建筑图28种5000套,每村1套,免费供“三房”改造户选用。如今,走在风景如画的大小凉山,顶盖青瓦、雕梁画栋的彝家新居惹人注目,也为大地、田野、山川增添了鲜艳的民族色彩。
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因此在彝区,彝族的民间建筑多选择依山傍水、避风向阳、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牧耕和军事防御的环境。其居住村寨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高能望远并有水源、耕地以及水草牧场。一般高山区多为散居,平坝河谷地则以集居为主,这是彝寨典型的聚落特点。凉山彝族喜欢温暖凉爽的气候,但比较怕酷热,因为热很了容易生病,所以他们一般多居住在海拔1500米至3000米的温凉地带。民间有俚语“彝人住高山”,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历史上彝族部族社会为防御内争外患,形成了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少数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的出现则是近代才有的事。同时,凉山彝族村落多是三五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加上凉山彝族社会流行儿子结婚后独立门户,父母又与小儿子同住,所以很难得看见彝族拥有什么深宅大院。传统的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凉山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至地面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俗称“瓦板房”。走进这样的房子,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猎木屋,似乎又还有几分童话世界的感觉。
彝家最后的瓦板房
瓦板房,彝语称“平以”,是凉山彝族传统最具特色的一种住房形式。顾名思义,瓦板房就是指房屋屋顶采用彝族称为“平”的木板铺盖用以遮风避雨。这样的木板因起瓦之作用,故称“瓦板”或“木瓦板”。通常,瓦板是选择木纹直而无节的杉木,用专用刀斧剖开而成。剖时须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直等分对剖至厚度适宜为止。瓦板上的自然木沟纹,便于雨水顺纹路而下。砍削或锯解的瓦板由于不现木纹,遇雨水流淌并不通畅,所以,彝族谚语有“需要管教的儿子没出息,削砍的瓦板不防雨水”之说。瓦板房透光通风排烟,热天室内空气凉爽光线较好。彝族人觉得更方便的是,瓦板房便于拆迁,当在一个新地方把土墙筑成后,再把原来的瓦板运去盖在屋顶上继续使用;而一旦发生火灾,可把瓦板推掀于地,易于救火;同时,瓦板还比较耐用,几代人使用下来都还有可再用的部分,所以瓦板房一直受到凉山彝族的喜爱。
事实上,这样的瓦板房住起来要说有多么舒适,那只能是自欺欺人的话。经济的贫困才是决定瓦板房的基础――建房时,彝族人用两块木板前后固定,形成一个槽,将黄土填入,再用木锤加上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考试软件评测师真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机务基础维修执照考试资料系列 M11 .pdf VIP
-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docx VIP
- 2025年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卷及解答参考.docx VIP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1《维护秩序》优质教案.doc
- 冷链医疗器械培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乾坤木业业务流程诊断.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