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运水系“人工肾”
奥运水系“人工肾”
全世界都在建造人工湿地,城市、郊区、农村、河流湖泊甚至自家的后花园。它是污水处理的一种工艺,却巧妙地隐藏在风景之中。投入少、维护成本低,各种水污染都可以应付。但凡是技术就会有局限,人工湿地也不例外。
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秋天刚过,城里的景观河、湖水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这些水系多数依赖再生水和雨水供应,对水质本来不能有太多的期望。然而,2008 年11 月16 日,北京市环保局的报告显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湖水已经达到了二类饮用水标准。这片24 公顷的湖水里究竟有什么秘密?
水系的“末梢神经”
北京的湖爱用“海”命名,我们要探访的“奥海”便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湖。就像颐和园的昆明湖与万寿山,挖湖堆山也成就了“奥海”和“仰山”。不过人工湖的生态系统就像婴儿的免疫力一样弱,为保证水质,专家建了个4.5 公顷的人工湿地。参与湿地设计的北京水利规划设计院工程师高鹏杰说:奥海的水全部被净化一遍,需要12 天。
去人工湿地需要穿过叠水景区。奥运期间这里人气特别足,等我们到了眼前却吓了一跳:跳跃跌宕的水不见了,池水中植物凋败,只有大团丝绒状的藻类悬浮。
这片水域距离主湖很远,是奥海水系循环的“末梢神经”。水不流动就缺少氧气交换,叠水应该是为了补氧,兼具景观作用,但看样子水泵已经很久没开了。
奥海的水来自清河污水处理厂。在水资源匮乏的北京开挖24 公顷的人工湖,再生水补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一般人鉴别不出再生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其实一些洗车行、园林灌溉用的都是再生水。它经污水处理厂两次处理,但还不能饮用。再生水富含氮和磷等营养物质,是富营养水,藻类极易生长繁殖。
其中蓝藻是最可怕的威胁之一,它会对水质产生很大影响,所释放出的一种肝毒素,是肝癌的强烈促癌剂。1996 年,巴西血液中心的透析用水被该毒素污染,100 多名病人一年内近半数死于肝癌。
如果没有人工湿地的净化,奥海会不会像眼前的水体一样?高鹏杰回答:“一般水量越大,越不容易富营养化,在自然环境中,大江大河由贫营养到富营养需要千万年。但由于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太湖、滇池照样发生‘水华’(淡水富营养化),更何况一个年轻的人工湖?”
吃细菌的芦苇
“你们来的时候不对,夏天的时候景观特别好,我们种了10 余种、30 多万株水生植物。”高鹏杰带我们来到公园西南角的芦苇地。芦苇全都枯萎了,有两片已经被收割,一捆捆整齐躺倒在湿地中。
高鹏杰走在前面,他说剩下的芦苇也会尽快收割,否则是个消防隐患。“这片芦苇地是人工湿地的一部分,奥海水从死到活,也有这些芦苇的功劳。”从人工湿地的运行效率来说,收割这些芦苇是必须的。它们会被编织成各种工艺品或日用品,或者用来造纸,只要不腐烂在地里。如果腐烂在地里,枝叶将分解并释放大量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湿地的运行负荷。
芦苇是人工湿地的标志物之一,因为它只在富营养水中生长。除了芦苇,香蒲、伞草、芦竹等几十种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生态中也起着重要作用。1953 年,德国Kathe Seidel 博士在研究中发现,芦苇能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氮和磷,去除某些重金属,而大肠菌、肠球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在种植芦苇后也消失了。1972 年,“根区法”理论被提出,模型就由栽有芦苇的矩形池子组成,土壤及填料中加入钙、铁、铝等添加剂,以提高对磷的沉淀吸收,这是最早的人工湿地类型之一。
“茅尾鱼”的水流向
之前高鹏杰为我们在规划图上展示的湿地外形酷似茅尾鱼――世界上现生最古老的鱼类。再生水和湖水分别从鱼嘴、鱼背进入,经过不同层级的湿地单元净化,清水最终从鱼尾流入奥海。
走过6 片芦苇地,高鹏杰带我们来到一个管径近1 米的出水管道前。它将6 片芦苇地下面的出水管并联,将清水送进池塘。出水管位于池塘水下,但我们听不到水流的声响。几只野鸭在不远处歇脚,看到有人过来,拍打翅膀飞上天空。
“这片水塘还不是奥海,它仍然是人工湿地的一部分,水在这里经过最后的氧化处理,才注入奥海。”我们沿着塘边来到湿地与奥海的连接处,一个小高差使水跌宕而下,瀑布的功能类似于养鱼塘中的曝气机。
奥海的人工湿地要处理湖水、再生水及雨水等。人工湿地技术大力发展仅几十年,早期的人工湿地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其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为常规二级污水处理的1/10 至1/3,但出水水质却大大超过二级污水处理水平。由于适应面广,人工湿地有了更深广的研究应用,如处理农田径流、深度净化工厂污水、进行湖泊周边面源污染(无固定污染排放点的污染)的拦截等。
“根据处理污水类型和净化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人工湿地类型和工艺,如表流型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