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回声重话徐青壮年时[权威资料].doc
历史回声重话徐青壮年时
摘 要: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鲁迅、杨丙辰、朱光潜等文坛前辈对徐?寄予温厚期许。30年代末,左翼作家巴人发动了以徐?为靶心的“反个”文艺运动。40年代,民间对徐?剧作与小说反响如潮,邵洵美、林徽因等自由作家表示认可徐?,左翼作家对徐?在批判中有所兼容。在以社会斗争实践为主潮的现代中国的任一时期里,作为思想型的独立作家,徐?作品中深远的精神建构远未获得真正理解。在当下批评中也仍存有沿袭旧弊的现象,对于徐?作品中的启蒙价值、超越性以及徐?对抗战的贡献认识不足。
关键词:时代语境;以人为本;暴力斗争;改良文化
I206 A 1006-0677(2015)5-0094-08
作家徐?果真已被识得?打开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馆藏,有些史料已在坊间传说,有些史料杳无声息地静候开掘,一个新的历史碎片即能开启一种新的理解。越多碎片越能窥见原型――徐?是怎样的一个历史在场?具有怎样的多维属性?从中也可窥知时代语境、评价者价值取向等因素与徐?评价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30年代上半期:承载前辈厚望的新秀
徐?在求学时代已小有文名,时为北大教授的德国文学学者杨丙辰对他的诗甚为激赏,1932年徐志摩逝世时,与徐志摩与徐?二人相熟的杨丙辰写了文章《大诗人、天才徐志摩和他的朋友们》评徐志摩,文中提到:以伟大的天才诗人所应具备的条件而论,徐志摩与徐?相比而逊色。该文以求真压倒情感的态度,针对当时悼念徐志摩的排场,以及盛赞为“伟大的天才”、“空前的大诗人”,一味说其人品如何“可爱”的诸种现象,杨丙辰戆直地指出,虽然徐志摩有才华,但当前种种已是言过其实。他激烈地指出徐志摩以内容迁就形式、性情浮动、才智不够深刻等缺陷。进而认为,伟大的天才诗人的条件是富有创造性的幻想力、热烈真挚的情感、一点灵明的判断力,就此而言,徐志摩不仅无法与世界级大诗人歌德等媲美,便是与当时的年轻诗人徐伯?、孙毓棠等相比,也还逊色[1]。徐?即文中的徐伯?。文章发表后引发了一场辩论,吴其昌专门撰文驳斥杨文,为徐志摩辩护[2],而胡适身在的北大当局更以匪夷所思的“过分亲近学生”(其时徐?为北大学生)为由,将杨丙辰从北大除名[3]。当时刊发文章的吴宓说:“我个人心中确是袒护志摩,然而编辑的天职,遇有好文章,必须以公平的态度急为刊登。”[4]对此笔者认为杨丙辰并非否定徐志摩,只是从制高标准上作出要求并且态度过分激烈。诚然,徐?比徐志摩更沉郁深刻,其诗在音乐性上也并不逊于徐志摩[5],不过惟其深沉而不如后者清澈轻灵,二人可谓“各有千秋”的“天才诗人”,但在当时徐?更显出了“伟大诗人”潜质。
此后激赏徐?并引为挚友的是文坛前辈林语堂。徐?初登文坛之时已初具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风范,因此林语堂尤其青睐徐?来稿,进而于1934年任用徐?为《人间世》编辑,此前还曾就徐?文章写过评论。那是1933年,先是徐?发表《谈中西艺术》一文,说西洋研究学问讲究分析而中国讲究综合,至于艺术则刚好相反。林语堂读罢写出《附跋徐?中西艺术论》[6]一文,文中称他并不赞同徐?关于中西艺术分析与综合的区别,他认为中国艺术在细处用笔时已超乎局部(分析)而顾虑到了整体(综合)的意境。不过,他对于徐?关于中国艺术是取乎自然而融入自我一说则表达了共鸣。诚然,徐?在此文的立论上有些极端,林语堂的意见正是有益的修缮。
1930年代,由于徐?的编辑身份与林语堂的因缘,鲁迅与徐?曾有一面之雅,并有过几封书信的往来。显然鲁迅虽能看到徐?个性,但还是基本视为林语堂门生。1934年鲁迅曾为徐?文章作过补论。先是徐?在《人间世》上发表杂文《“□□□□”“……”论》,批评国人为了虚荣或利益之属常违反灵性,不说真话而以“□□□□”或“……”代之,认为这是病态社会的产物,而文化的兴盛与健全全赖于把这些被人排挤掉、忽略掉或是不敢说的话经过深思之后说出来。同为求真者,鲁迅与徐?文章深深共鸣。很快,鲁迅便以曼雪之名为该文写了《“……”“□□□□”论补》[7]。一开篇鲁迅便谦称其文较之原作“浅薄”。接着说那些能把“□□□□”或“……”未尽之言说出的是中国罕有的《皇帝的新衣》里的孩子――有嘉许徐?之意――但鲁迅因顾虑于政局而颇有深意地说“然而天气是要冷的,光着身子不能整年在路上走”。最后他将这敏感话题消解在对市场的嘲弄中。由此可见,鲁迅在嘉许徐?之余,认为他略有些戆直。三个月后,鲁迅在与曹聚仁的通信中先是对他规劝林语堂无效表示“无话可说”,接着说“以我的微力,是拉他不出来的。至于陶徐,那是林门的颜曾,不及夫子远甚远甚,但也更无法可想了。”[8]。“陶徐”即指陶亢德与徐?。联系到鲁迅与徐?在人生哲学上的歧异①,且鲁迅曾夸赞曹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十章正交试验设计.ppt VIP
- 鲁拜集(黄克孙郭沫若对照).pdf VIP
- (2025秋新版)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5 .制作动物分类图册》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精品)成都七中学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 .pdf VIP
- 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docx VIP
- 现浇箱梁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长方形与正方形.ppt VIP
- QFSN-600-2型发电机铁心损坏分析 Analysis on Damage of QFSN-600-2 Generator Core.pdf VIP
- 小学二年级新学期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pdf VIP
- 小箱梁吊装履带吊安拆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