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寻失落声音
探寻失落声音
录音档案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对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录音档案的一个重要分支,唱片档案存在的意义也十分重大。除了本身的艺术欣赏价值以外,作为声音记录,它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所在时代的人文、历史、社会风俗等信息,而且在相关各领域的研究方面也逐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唱片档案在历史上经历过几次较大的破坏,得以保存下来的老唱片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些唱片题材众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和电影歌曲,曲艺题材的老唱片较为少见。
北方地区曲艺形式众多,仅京津地区就有相声、京韵大鼓、单弦、联珠快书、铁片大鼓、北京琴书等曲种。现在,随着大批老艺人的辞世,不少曲种都面临着消亡或失传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曲艺唱片档案便体现出它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关键作用,使得我们研究各个曲种的历史以及曲艺音乐的发展历程成为现实可行的事。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有百代、高亭、胜利、蓓开、宝塔等众多唱片公司灌制或翻版了各个曲种的老唱片数百张。笔者自幼喜爱曲艺,十余年间有幸听到过其中的很多唱片录音,本文仅举几例谈一些自己的浅显体会。
一、曲艺唱片档案弥补了曲种发展史研究中的空白
以北京的曲艺形式京韵大鼓为例说明,京韵大鼓是由河北民间的木板大鼓发展形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流派,如刘(宝全)派、白(云鹏)派、张(筱轩)派、少白(凤鸣)派、骆(玉笙)派等,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就是刘派京韵大鼓,其代表人物是刘宝全先生。
刘宝全先生生于1869年,卒于1942年。据统计,他一生共在百代、高亭、胜利、蓓开、国乐等唱片公司灌制了各类唱片23段计33张,时间跨度从1908年到30年代后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908年是法商百代公司开始集中灌制唱片的第一个时期,作为京韵大鼓这一曲种的代表人物,刘宝全先生灌制了小段《八喜》和《八爱》,这时京韵大鼓还没有正式形成,唱片片芯标明为大鼓书。听其演唱尚保留了许多衬字和拖腔,保留了比???明显的木板大鼓的唱法,这说明京韵大鼓尚处于一个由木板大鼓向成熟的京韵大鼓过渡的阶段。
1920~1925年是刘宝全先生灌制唱片的第二个阶段,1920年刘先生在百代公司灌制的唱片《闹江州》有些地方行腔听上去仍感觉简单平直,韵味不足,唱段中经常使用类似说白的普通话,说唱结合不好,白凤岩和马砚芳的伴奏也稍显生硬,总体来说虽比初期的两张大鼓书唱片有所进步,但仍然保留了一些京韵大鼓的原始形态。1925年左右,灌制了《华容道》、《闹江州》、《乌龙院》、《单刀会》、《赵云截江》等多张唱片,从这一批唱片中可以看出,刘派京韵大鼓的演唱和伴奏风格已基本形成,通过对作品的不断加工,刘先生的吐字较前更加圆润,唱腔也日益美化,高腔和低腔的运用都比较娴熟,说唱巧妙结合,使得其演唱水平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到了1935年左右,刘宝全先生进人了灌制唱片的第三个阶段。经过十余年的雕琢和磨砺,刘先生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他的唱腔已经非常丰满、大方,并且更加凝重,注重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把握细节上也恰到好处,体现得细致入微。这一时期在百代公司灌制的唱片资料《大西厢》六张,不仅是刘先生留下的唯一一段整段的唱片资料,也作为刘先生一生的巅峰之作,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这时刘派京韵大鼓的唱腔和唱法已经十分接近今日之唱法,对后世的几代京韵大鼓演员颇有教益。
从对唱片的欣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刘先生艺术形成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曲种的代表人物,他的艺术发展成为这一曲种形成和发展的缩影,唱片对于研究京韵大鼓发展的作用和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若非存在见证这一曲种发展的唱片留存于世,现今从事京韵大鼓演唱的演员恐难以想见乃至了解其艺术发展形成过程中各个时期的装腔形式,势必在对这一曲种的研究方面造成缺失,这充分体现了对唱片档案保护和利用的价值所在。
二、曲艺唱片在曲种的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北京的地方曲种北京琴书为例,现在这一曲种已经成为北京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之一,但是对于它的前身单琴大鼓,恐怕就知者甚少了。这一承上启下的曲种,在琴书的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的,但其存在和兴盛的时间不长,加之当时的电台不具备录音保存的条件,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离世,这一曲种基本上已经消亡,为数不多的几张唱片就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录音档案。
单琴大鼓的老唱片数量很少,只有翟青山先生在百代公司灌制的《蓝桥会》一张,《卖油郎独占花魁》和《小寡妇上坟》合一张,加深对这几张唱片唱腔的研究和了解,将对这一曲种的保护和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的另一地方曲种平谷调现状也大致相同,平谷调起源于北京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版) GB 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小学课程表word模板可编辑a4纸打印.docx VIP
- 栽培小能手.ppt VIP
- 2025年CCAA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认证通用基础)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14.2+血管与心脏+第2课时(教学课件)生物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MSDSFORsilicondioxide白碳黑英文安全技术说明书.pdf VIP
- 15J401 钢梯-标准图集.docx VIP
- 药剂学(第9版)ER 9-1 第九章液体制剂的单元操作(课件).pptx VIP
-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