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词语“中华美利坚”背后
新词语“中华美利坚”的背后
西方对中国崛起的充分估价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时,哈佛的英裔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尼尔#8226;弗格森)立即在媒体上撰文向奥巴马喊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中国领导人打电话,协调彼此政策,达成相互理解。中国的态度,是美国能否走出这场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关键。
曾被《时代》周刊在2004年列入“影响世界的一百人”的Niall Ferguson,整个生涯基本都在为“帝国秩序”立言。为此,他被左翼讥为布什政府的“宫廷史学家”。如今连他也急切地出来提醒奥巴马政府正视中国的影响力,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深长。Niall Ferguson不是记者出身,所作的也非应景的时评,他在2008年出版的《金钱的崛起:世界金融史》一书中首创了一个词语――“中华美利坚”(Chimerica),是China(中国)和America(美国)两个单词合成而来。Niall似乎是宣布放弃自己所珍爱的全球霸权,以大历史的视野分析当今世界的走向,并把中美共同主宰作为未来的前景,显示西方主流思想家对中国崛起的充分估价。
那么,“中华美利坚”的根据在哪里?这样把中国抬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位置,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对此不能不认真审视。
所谓“中华美利坚”的根据,是世界崭新的金融结构。毕竟,金融是经济的神经中枢,经济又是古今中外一切大国之底气。Niall Ferguson指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以2007年而论,美国需要向世界借贷8000亿美元,即一个工作日40亿美元;中国则拥有外汇盈余262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赤字的1/4。如今两国的经济关系互补并良性运转,关键就在于中国以庞大的外汇盈余不停地认购美国庞大的国债、储备美元。Niall Ferguson提醒人们,中美经济相加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在过去八年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一半以上的贡献。这个“中华美利坚”的经济一旦出问题,全世界的经济就都跟着遭殃。
中美“互补”:穷人借钱给富人
那么,接下来就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如今美国人均GDP是3.4万美元,中国是2000美元,美国比中国富裕将近22倍。另外,中国经济前些年的增长率高达两位数,即使在2009年放缓的情况下,预计也能维持在8%左右;美国前几年经济好时,GDP的增长也就百分之三四,2009年不出现负增长便算万幸。从常识看,从来是富人借钱给穷人,为什么还相当贫穷的中国人,愿意把钱借给比自己富裕20多倍的美国人?再者,刚刚起步、发展速度快的中国经济更需要投资,为什么反而要给增长速度慢得多的美国经济输血?是什么力量维持着两国这种看似反常的经济关系?
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看看中美各自的故事。
美国是个疯狂借钱的国度。当今的经济危机,本质上是超前消费造成的泡沫的破灭。这种泡沫有两重:一是布什政府试图以“单边主义”的“新保”原则对世界实行帝国式的统治,在国际上肆意树敌兴兵,犯了自古以来帝国把战线拉得过长、力不可支的大忌;一是这一“世界帝国”的信心投射到了国内百姓心中,大家盲目地以为好日子永远在前面,负债累累也要把自己的家经营成“小帝国”,期望“财产”永远升值,可以用这些写在纸上的“财产”为抵押大肆借贷消费,形成了经济泡沫。当泡沫破灭时,这些“财产”不仅变为虚值,而且成了债务。试想:50万美元买的房子还有40多万的房贷没还,房子的价值就跌到30万。房主凭什么为了保住一栋仅值30万的房子而扛40多万的债务?他宁愿房子不要,赖掉债务。如此一来,家家户户的破产全压在放贷的银行身上,银行不倒才怪。银行一倒,企业和个人的信贷就都枯竭,经济几乎停运。不久前有经济学家估计,美国面临大萧条的机会在20%左右。
拯救危机,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奥巴马一上台就通过刺激经济计划。同时,政府需要大量“烧钱”,收购由房贷所构成的证券。
问题是,政府的这些干预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渠道有三:加税,印钞票,借贷。经济危机时刻,加税会摧毁内需,等于雪上加霜。奥巴马要做的是给95%的美国家庭减税,所以不可能通过税收筹集资金。印钞票最为方便,但政府一旦随意印钞,就会使美元失去信誉,刺激通货膨胀,扰乱基本经济秩序。此招的危险使人谈之色变。最后一条路是借贷,也就是发行国债。美国政府素有偿还信誉,国债保险利率非常低,最近10年国债的年息多在3%以下,比任何贷款的利率都低得多。政府能以如此便宜的价格借到钱,自然可以往经济中注入大量资金。
中国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显示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希拉里作为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就毫不掩饰地向中国大肆推销美国债券的原因。这里所涉及的经济利益,用简单的算术就可以计算出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买不买美国国债,在很大程度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