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文王凤岐夫妇“潜伏”人生
王文王凤岐夫妇的“潜伏”人生
2009年11月24日上午,红军老战士王文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安徽省金寨县红军烈士陵园举行。
人们从王文的生平介绍中发现,这位从天津魂归故里的老红军原来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式的秘密工作者,而他的夫人王凤岐,则有着电视连续剧《潜伏》中“翠平”相似的经历,她不仅与丈夫共同潜伏在敌占区传递情报,而且也曾担任过游击队长,枪法很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对革命伴侣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先后在北平和上海情报部门工作,向我党我军传递了大量情报,为夺取革命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演绎了红色特工传奇而精彩的人生。
参加红军 文盲成为“留苏学子”
王文是安徽省金寨县人,原名吴启满,1917年3月出生在桃岭胡店村一个贫苦农家。因家庭困难,不得温饱,他没有上学的机会。
1929年5月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金寨县境内先后爆发立夏节、六霍两大武装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相继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第三十三师,第二十五军等多支红军队伍,后发展为红四方面军。王文的两个哥哥都参加了红军,他也参加了儿童团,站岗放哨,保卫苏维埃政权。
1931年4月,14岁的王文和两名青年瞒着父母,步行40多公里,找到了红军队伍,要求参军,被分在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一团政治处当勤务员。在这里,他学会了识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四次反“围剿”斗争中,他作战勇敢,表现突出。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四川通江地区后,他由普通一兵逐渐被提升为连长兼指导员,并正式转为共产党员。
1935年5月,王文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三过雪山草地,历尽千难万险,终于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来,王文又参加了西路军,与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部在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展开激战,在甘肃永昌的战斗中左胳膊负伤。伤好后,王文所在部队在军政委李先念率领下突围到达了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1938年初,中共驻新疆代表陈云建议并经党中央同意,从红军中选派王文等文化程度相对好一些的20多人到苏联莫斯科学习无线电通讯和情报专业技术,王文由此而成为“留苏学子”。
王文当???连小学文化程度都不到,学习无线电通讯、电学、物理学、数学、社会发展史等课程的难度非常之大。但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红军战士,其意志和刻苦精神是非凡的。王文在莫斯科经过一年多的勤学苦练,虚心请教,熟练地掌握了无线电通讯和情报专业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红色特工”。
回国抗战 “地上斗争”转入“地下”
1939年5月,在全国掀起抗日战争的热潮中,王文学成归来,到达延安,被分配在中央社会部。他先在政训班学习,后在社会部设立的电台当报务员。
1940年5月,王文被派到河北华北局社会部工作。1941年秋天,平西情报站为加强北平与华北局之间的通讯联系,决定派王文携电台到永定河北岸妙峰山以西的抗日游击区建立秘密联络点,任务是负责把从北平获取的情报转发到根据地平西情报站,将社会部领导的指示转达到北平的秘密工作者手里,同时兼管收发平西军分区的部分电报。永定河北岸距北平较近,日伪军经常进山“扫荡”。王文和通讯员赵锦堂头戴毡帽,腰扎草绳,化装成农民住在村民家,把电台设立在妙峰山的一个山洞里。白天帮房东打柴、背水、锄地,以此为掩护,晚上收发电报。王文的革命斗争生涯从此开始由“地上”转入到“地下”。
一天,王文正在居住的草屋里译报。外出帮群众干活归来的赵锦堂突然发现有200多个日本兵和汉奸正向这边扑来,离住地不到1公里路,情况十分危急。赵锦堂不顾个人安危,高喊:“沟口有日本人!”王文听到喊声,急忙收拾好电文等物品向后山转移。不一会儿,敌人就赶到了。人去屋空,日本兵气得放火烧掉了草屋。
敌人并没有罢休。不久后的一天夜里,王文正在和平西区党委的部分领导一起开会,日军突然包围该村,王文等人分散藏进了山洞。赵锦堂不幸被敌人抓住,在敌人的百般拷问下,他大义凛然,巧妙地欺哄敌人,称八路军早就走了,自己是腿有关节炎才留下来。敌人见得不到什么口供,就将赵锦堂杀害。赵锦堂用生命保护了王文和电台,王文将他永远记在心中。在艰苦的斗争中,王文积累了秘密斗争的经验。
准备潜伏 服从组织“秘密结婚”
1942年秋,王文从妙峰山游击区调回河北易县皮庄平西情报站参加华北局社会部的培训,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培训主要是为派往敌占区工作做准备。内容主要是北平和天津等城市的街道、地名、穿着、称呼、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还有在城市建立秘密电台的特殊要求等等。在培训中,经过组织介绍,王文认识了王凤岐。
王凤岐于1916年出生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边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里除父母外,还有两个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