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5版)及答案精选.doc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5版)及答案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5版)及答案精选

2—1 设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案如图 1—18 所示,其中 Q1 为水箱的进水流量, Q2 为水箱的用水流量, H 为水箱中实际水面高度。假定水箱横截面积为 F,希望水面高度 为 H 0 ,与 H 0 对应的水流量为 Q0 ,试列出 水箱的微分方程。 解 当 Q1 ? Q2 ? Q0 时,H ? H 0 ;当 Q1 ≠ Q2 时,水面高度 H 将发生变化,其变化率与流量差 Q1 ? Q2 成 正比,此时有 F d (H ? H 0 ) ? (Q  ? Q ) ? (Q  ? Q ) dt 1 0 2 0 于是得水箱的微分方程为 F dH ? Q ? Q dt 1 2 2—2 设机械系统如图 2—57 所示,其中 xi 为输入位移, x0 为输出位移。试分别列写各系统的微分方程式 及传递函数。 图 2—57 机械系统 解 ①图 2—57(a):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在不计重力时,可得 f1 ( xi ? x0 ) ? f 2 x0 ? mx0 整理得 m d x0 ? ( f ? f ) dx0 ? f dxi dt 2 1 2 dt 1 dt 将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并注意到运动由静止开始,即初始条件全部为零,可得 ?ms 2 ? ( f  ? f 2 )s?X  0 (s) ?  f1 sX i  (s) 于是传递函数为 X 0 (s) ? X i (s) f1 ms ? f1 ? f 2 ②图 2—57(b):其上半部弹簧与阻尼器之间,取辅助点 A,并设 A 点位移为 x ,方向朝下;而在其下半部工。 引出点处取为辅助点 B。则由弹簧力与阻尼力平衡的原则,从 A 和 B 两点可以分别列出如下原始方程: K1 ( xi ? x) ?  f ( x ? x0 ) K 2 x0 ? f ( x ? x0 ) 消去中间变量 x,可得系统微分方程 f (K ? K ) dx0 ? K K x  ? K f dxi 1 2 dt 1 2 0 1 dt 对上式取拉氏变换,并计及初始条件为零,得系统传递函数为 X 0 (s) ? X i (s) fK1 s f (K1 ? K 2 )s ? K1 K 2 ③图 2—57(c):以 x0 的引出点作为辅助点,根据力的平衡原则,可列出如下原始方程: K1 ( xi ? x) ? f ( xi ? x0 ) ? K 2 x0 移项整理得系统微分方程 f dx0 ? (K dt 1  ? K 2  ) x0 ? f dxi dt  ? K1 xi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并注意到运动由静止开始,即 xi (0) ? x0 (0) ? 0 则系统传递函数为 X 0 (s) ? X i (s) fs ? K1 fs ? (K1 ? K 2 ) 2-3 试证明图2-58(a)的电网络与(b)的机械系统有相同的数学模型。 图 2-58 电网络与机械系统  1  R 1 1 C s R R 解:(a):利用运算阻抗法得: Z ? R // ? 1 ? 1 ? 1 1 1 C s R C s ? T s ? 1 R1 ? 1 C1 s 1 1 1 1 1 Z 2 ? R2 ? 1 C2 s ? 1 C2 s ?R2 C2 s ? 1? ? 1 C2 s ?T2 s ? 1? U (s) Z 1 (T2 s ? 1) C s  (T s ? 1)(T s ? 1) 所以: 0 ? 2 ? 2 ? 1 2 U i (s) Z1 ? Z 2 R1 ? T1 s ? 1 1 C2 s  (T2 s ? 1) R1C2 s ? (T1 s ? 1)(T2 s ? 1) (b)以 K1 和 f1 之间取辅助点 A,并设 A 点位移为 x ,方向朝下;根据力的平衡原则,可列出如下原始方程: K 2 ( xi ? x0 ) ? f 2 ( xi ? x0 ) ? f1 ( x0 ? x) (1) K1 x ? f1 ( x0 ? x) (2) 所以 K 2 ( xi ? x0 ) ? f 2 ( xi ? x0 ) ? K1 x 对(3)式两边取微分得 K 2 ( xi ? x0 ) ? f 2 (xi ? x0 ) ? K1 x 将(4)式代入(1)式中得 (3) (4) K1 K 2 ( xi ? x0 ) ? K1 f 2 ( xi ? x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