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学复习(第七章 近岸带沉积).docVIP

海洋地质学复习(第七章 近岸带沉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地质学复习(第七章 近岸带沉积)

海洋地质学复习 第七章 近岸带沉积 1.河口湾的水动力要素及作用? 1)径流(河流):搬运碎屑物质至河口外,更新湾内水体,保持纵向和垂向的盐度梯度(盐水楔),驱动扩散碎屑载荷的河口环流。 2)潮汐:潮汐对河口湾作用最重要,其作用是混合淡、咸水,向海或向陆悬浮、搬运悬浮体。按潮差大小可将河口湾划分为弱潮型(潮差2米)、中潮型(2-4米)、强潮型(4米)。 3)波浪:河口湾内波浪作用弱,但是,能改造海岸,使沉积物再悬浮,影响沉积过程。 4) 4、河口环流类型: 盐水楔型:弱潮差河口,径流驱动为主,盐水楔顶端形成砂坝。 部分混合型:中等潮差河口,淡、咸水在界面附近上下扩散,无明显界面。 强混合型:潮差大、流速大,破坏了垂向盐度梯度,存在纵向盐度梯度,科氏力使得面向陆右侧盐度高,产生横向混合,悬移质浓度口门附近最大。 2.河口湾动力作用的分带 1)河流作用区 2)河口环流作用区 3)海洋作用区 3.河口湾沉积相序: 1)低能河口湾沉积:弱潮差、盐水楔,河流沉积物为主,纹层状粉砂、粘土,夹薄层或透镜状砂,边缘粗,湾心细,为粗细交互的水平纹层,生物作用强。 2)高能河口湾沉积:潮控河口湾,潮流搬运为主,湾内出现砂质,湾边缘为泥质,湾内产生潮流砂脊,湾边缘产生泥坪,底波、羽状交错层理,生物作用弱。 7、河口湾沉积判别标志: 1)在剖面中与陆相、海相地层相接,和障蔽层序共生; 2)单个旋回不厚,多有若干个旋回组合在一起; 3)弱潮河口湾有向上变细趋势,粉砂-泥为主; 4)具交错层理或潮汐层理构造; 5)有半咸水和海相生物。 4.潮坪沉积构造 1)波痕:潮流、波浪作用形成,波痕类型和成因: 痕:在落潮时,波浪形成的波痕随着水深减小,较小表面波在原峰脊又塑造了小型波痕。 (2)削顶波痕:浪成波痕在水位下降时,被潮流、波浪将波峰物质搬运到波谷所至。 (3)干涉波痕:不同方向的潮流、波浪造成的具有两组以上的波痕。 2)羽状交错层理:由涨、落潮的双向流动造成的双向交错层理,也称为人字形交错层理、青鱼刺交错层理。 3)潮汐韵律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潮流作用下悬移质与推移质交互沉积形成,为潮坪环境的特征沉积构造。 脉状层理:泥质沉积在沙波波谷内; 透镜状层理:砂量不足,不连续砂波上再沉积泥质形成; 波状层理:界于上两者之间。 4)再作用面构造:截切交错层理,与下伏交错层系倾向一致,倾角较缓。 5.潮坪沉积相 1)潮上坪相:特大高潮及风暴潮才淹没,粉砂、粘性土或蒸发岩,干裂构造,盐沼等,生物扰动强,富有机质。 2)潮间坪相:垂向加积和横向加积的混合带,随着沉积物向海加积,潮坪沉积的垂向层序为:自下而上,由低潮坪-中潮坪-高潮坪;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变细;沉积构造自下而上由小型交错层理-韵律层理-水平层理。 3)潮下带相:粉砂、砂-粉砂互层,潮汐层理,有潮道沉积。 4)潮道相:沉积厚度等于潮道深度, (1)潮道底部滞留砾石; (2)深潮道单元:透镜状砂,发育向海的再作用面;( (3)浅潮道单元:平行层理。 深潮道、浅潮道构成边滩。 12、潮坪沉积鉴别特征: 1)构造环境:稳定陆架边缘; 2)沉积体呈长板状,厚数米,包括海陆相多个旋回; 3)砂-粉砂-粘土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变细; 4)双粘土层、束状体是最明显沉积构造,此外有脉状、波状、透镜状、羽状层理构造; 5)生物丰富,瓣鳃、腹足类为主,含植物碎屑; 6)剖面相组合,位于海相、陆相之间,多为进积岩相序列,常位于三角洲或河口湾沉积之上。 6.影响三角洲发育的主要因素? 1)河口水流:河流入海时,比降减小,水流变为惯性流,受水体阻力发生混合,同时将部分能量传递给周围水体,使之运动,造成水体展宽,水流速度减慢。 2)径流量和输砂量: 输砂量/径流量0.24形成三角洲; 输砂量/径流量0.24形成水下冲积扇。 3)河口潮汐和潮流 弱潮汐河口,三角洲和滨外坝发育; 强潮汐河口,形成潮成砂体、潮滩、盐沼; 中潮汐河口,形成潮汐三角洲,潮流通道。 4)波浪 波浪极其形成的沿岸流,改造河流带来的泥砂,形成三角洲砂体,改变三角洲的结构和类型。 波能弱,形成鸟足状三角洲; 波能增大,三角洲转化为扇形、尖头状。 7.三角洲沉积亚相类型及骨架相特征特征 骨架相——三角洲前缘砂体; 非骨架相——分布于三角洲平原; 伴生相——三角洲两侧的砂体或泥; 废弃相——三角洲废弃后遭受海洋动力改造的产物。 8.三角洲海进海退层序的形成及全新世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1)海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