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王安忆笔下女性“韧性”
试论王安忆笔下女性的“韧性”
摘要: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女性,无论处于怎样的社会地位与生存状态,都不屈服于命运,而是靠着女性独有的“韧性”一点一点地打败外界种种压迫和内心的种种诱惑,获得生命的尊严。
关键词:王安忆;女性;“韧性”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一10-0012-02
王安忆是二十年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从《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小鲍庄》、“三恋”到《纪实与虚构》、《长恨歌》,都能看见王安忆小说形式的转变;在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里,也都能够看到王安忆的身影:王安忆自己也不断地对小说创作的形式、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不少人将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和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相提并论,拿王安忆与张爱玲相比,王德威先生甚至曾以“海派作家,又见传人”来形容王安忆。但是王安忆似乎对这个提法不以为然。虽然单凭一部长篇《长恨歌》就把王安忆归人海派作家未免失之偏颇,但是王安忆近年的小说创作确实紧紧围绕着上海、上海女性,她说:“要写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不管有多么大的委屈,上海也给了她们好的舞台,让她们伸展身手…-,要说上海的故事里也有英雄,她们才是。”
一、王琦瑶一红颜女性之“韧”
王琦瑶是典型旧上海弄堂的女儿,是上海女人中典型的一类。王琦瑶的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的宠爱也能够让她衣食无忧地成长。随着年岁的增加,那个陪着母亲走亲访友、裁剪衣料的女孩王琦瑶,终于出落成了能够对旗袍的款式、点心的花样津津乐道的少女王琦瑶。“无忧”的生活并没有让王琦瑶“不谙世事”,王琦瑶是聪敏的,她知道如何与家境比自己好、但是没有自己漂亮的好友蒋丽莉相处,而正是蒋丽莉,让王琦瑶有机会、有财力去竞选“上海小姐”,并获得第三。
当上了“上海小姐”之后。王琦瑶就被李主任看中并住进了“爱丽丝”公寓。在政界军界都有巨大影响的李主任自然是没有多少时间来“爱丽丝”公寓,李主任的人生重心也不可能是王琦瑶,但是此时,王琦瑶的人生重心却是李主任,王琦瑶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等”,等待李主任的到来。李主任无疑是改变王琦瑶一生命运的重要人物,尽管他出场不久就被作者安排因飞机失事去世,而他赠给王琦瑶的一盒金条,成了王琦瑶在上海安生立命的凭靠。
李主任的死本该是对王琦瑶致命的打击,而王琦瑶并没有伤心欲绝,她回到了外婆家,认识了纯净少年阿二,开始了一场注定无果的短暂爱恋。阿二离开后,王琦瑶回到了上海,住进了平安里,结识了严师母、康明逊、萨沙。王琦瑶很清楚以后的日子还是得过下去,没有人能够拯救她。王琦瑶靠给人扎针赚生活,她没有动李主任留下的金条一那是她最后的“底”。王琦瑶怀上了康明逊的孩子,却拿萨沙做挡箭牌生下了女儿薇薇。王琦瑶太精明了,她知道应该忍受什么、争取什么,程先生对她有情有意,为了她放弃了蒋丽莉并终生未娶,而王琦瑶却把程先生当作了无路时的“退路”一在康明逊、萨沙都离开,王琦瑶刚生下孩子。粮食开始紧张的时候,王琦瑶毫不犹豫地跟程先生搭伙了,程先生亦心甘情愿地常常发了工资直接去买米扛去王琦瑶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旧上海情结在上海慢慢复苏,中年王琦瑶开始了与年轻的老克腊爱恋。而这畸形的爱恋也注定是没有好结局的,对于老克腊来说。“那歌乐中人实在是镜中月水中花,伸手便是―个空。那似水的年月,他过桥,他渡舟,都也是个追不上”。
王琦瑶的一生,历经了政治巨变的大时代。而她的故事却远没有那个时代那样惊心动魄,她的生活似乎存在于大时代的角落里,建立在一个上海女人的凡俗生活上,点点滴滴,婆婆妈妈,仿佛路边的野菊花,任凭马路上车马轰隆,她只是静静地开落。王琦瑶由这种细细碎碎的日常生活堆砌而出的生命是极具韧性的,尽管最终死于非命,但是那是不可逃脱的轮回宿命造成的,跟她的坚韧争取无关。她冷眼看着那些男人们从她身边一个个过客似的离开,甚至在最困难、最缺食物的时候也没有动用李主任留下的金条。她以她的韧性为自己在动荡飘摇的时代里争取到了一块安身立命的空间。
二、郁晓秋――逆境女性之“韧”
如果说王琦瑶的韧性带着些旧“上海小姐”的风韵,那么郁晓秋的韧性则完完全全扎根于上海弄堂的泥土里,是从出生开始就必须具有的生存的本能。
郁晓秋是私生子,她的出生一开始就不被这个家庭接受,妈妈不喜欢她,哥哥姐姐对她很冷淡,就连余姚来的保姆也不待见她,“那余姚女人有时会忘了她的年龄,和她认真争执起来,还真动了气,然后就会寻机报复。比如,给她梳头时,扯痛她的头皮。当然,要梳通她的头发本来就要下大力气。而她也很会忍痛,晓得到了别人手里,就由不得自己。”上海的弄堂本就是流言滋生和聚集的地方,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的郁晓秋,自然是成了弄堂居民们街谈巷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