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虚假新闻成因谈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防范
从虚假新闻成因谈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防范-新闻学
从虚假新闻成因谈传统主流媒体如何防范
方枫兰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虚假新闻也相伴而生,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出现的新情况,传统主流媒体应该积极应对,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制度建设、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进行防范。
关键词 新闻真实 虚假新闻 主流媒体 防范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主流媒体赢得读者信任的根本,是树立权威性、公信力,提高引导力的关键。然而,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媒体的大量涌现,“随时能上网、人人是记者”,各种信息不加过滤被随意发布出来,放大发酵,其传播力远远超过传统主流媒体,而一些传统媒体为了竞争不加甄别地进行转发,把虚假的新闻逐步演变成所谓真新闻,严重混淆了受众的视听。比如2014年8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在云南昭通地震灾区报道:震中龙头山镇的龙全中学目前食品匮乏,只能吃外面输送进来的泡面,地下水和自来水因为地震,水质现在比较浑浊,救援人员也只能用浑水泡面做饭。后经证实,这是一则不实新闻。再比如“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95 后女子“用身体换全国游”,每到一地征临时男友;南京市一副区长在女儿婚礼上被带走;殡仪馆招聘月入1 万到10 万元,有提成,身体强壮、杀人犯、抢劫犯、奸淫掳掠、有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经验者优先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在网络上的所谓热点新闻,最终均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但很多都被一些传统媒体不加甄别地转发,使其流传甚广,影响极坏。
一、当前虚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前面列举的一些事例分析,虚假新闻产生大体是如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随着媒体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抢发新闻成为一种通病。为了在第一时间刊出,搞独家新闻,制造轰动效应,许多媒体不去核实新闻事实,有时连明显的不合情理的情节都视而不见。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博取读者的眼球,进而扩大发行量,能争取到更多的广告等。但这无疑给虚假新闻有了可乘之机。尤其是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的传播模式的快速发展,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提供给传统媒体选择的同时,也潜伏着一颗颗虚假新闻的“重磅炸弹”,其后果不言而喻,严重的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2007 年5 月,某报在头版刊发武警官兵为做好抗洪防汛准备工作,苦练船艇操作技能的图片新闻,读者发现图片上方的第三、第四艘船其激起的水波丝毫不差,明显是造假者为了增强画面效果采用复制、粘贴方法,移花接木复制一艘船合成后的照片,这种造假行为严重违背了新闻摄影界公认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影响了党报的公信力和形象。事后,相关责任人受到了严厉处理。
第二,少数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素质低,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这些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获取名气,或者为了个人私利,往往不顾客观事实,主题先行,虚构新闻事实,夸大渲染,发挥所谓合理想象,更有甚者漠视客观事实进行新闻“策划”。丧失职业操守,追逐功利,无疑为虚假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温床,让新闻的生命线受到了挑战。
第三,一些商家利用媒体进行商业炒作,恶意制造虚假新闻。对媒体来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重要,但如果被商家绑架成为牟利工具,通过利益交换获得广告收入,或者利用新闻报道从事创收活动等,这势必会导致“炒作”之风盛行,虚假新闻横流。2015 年7 月14 日晚间,一对青年男女优衣库试衣间的不雅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有网友指出,此举或为优衣库营销炒作。还有深圳一90 后女孩“文芳”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的消息在微博上爆红,后证实这所谓爱心行为是某商业展览的炒作。
第四,目前监督机制不健全,对虚假新闻的防范不力也是造成虚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由于在新闻传播管控上法制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加之一些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内部管理松懈,防范意识淡薄,以及网络传播的推波助澜,使得虚假新闻得以蔓延。
由此可见,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媒体公信力、损害了新闻队伍的形象、损害了新闻工作的声誉,同时也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严重的虚假报道不但会误导广大读者,甚至会造成社会生活的混乱。
二、传统主流媒体防范虚假新闻的对策
面对各种内容千奇百怪、无孔不入以及手段不断翻新的虚假新闻,传统主流媒体该如何防范非常关键。我们知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准绳,也是新闻工作者诚信度的试金石。新闻真实与否,关系到传统主流媒体社会舆论引导力、公信力、权威性的建设,因此,传统主流媒体防范虚假新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规范素质。通过对从业人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教育,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