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为何最终弃用纸币?
古代中国为何最终弃用纸币?-法律
古代中国为何最终弃用纸币?
郑晨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在北宋时期的1023年,就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代时期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详细介绍了纸币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的情况,从此,欧洲人才了解了纸币。欧洲最早的纸币在1661年由瑞典发行,比我国晚了600多年。不过,闭关锁国的晚清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门时,西方人发现,在纸币的“故乡”,还在使用白银和铜钱作为货币,纸币却不见了踪影。为什么古代中国最终弃用了纸币?个中缘由令人深思。
一、纸币的起源
纸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和唐代宪宗时的“飞钱”。汉武帝时期因长年与匈奴作战,为解决财政困难,发行了“白鹿皮币”,用宫苑的白鹿皮作为币材,每张一方尺,周边彩绘,每张皮币定值40万钱。由于其价值远远脱离皮币的自身价值,因此“白鹿皮币”只是作为王侯之间贡赠之用,并没有用于流通领域,因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飞钱”出现于唐代中期,当时商人外出经商带大量铜钱有诸多不便,便先到官方开具一张凭证,上面记载着地方和钱币的数目,之后持凭证去异地提款购货。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本身不介入流通,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北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远远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求量。尤其是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价值低,重量重,极为不便,于是当时在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要付一些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称之为“交子”。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在反复进行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功能。
随着交子影响的逐步扩大,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的需求也日益突出。一些富商因经济条件的变化,出现了不能及时兑付的局面,甚至有一些惟利是图、利欲熏心的铺户,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群体性事件”。于是,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今成都)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开始取得政府认可。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为了保证发行的成功,出台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法规和政策。主要内容有:“交子”的流通期限一般以二年到三年为一界,称为“兑界”,期满后必须兑换为下一界交子,方可使用;每界的发行总量限定在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其面额通常为一贯、五贯、十贯等;每印发一界交子,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能得到自由兑换(首届交子发行1256340贯,备本钱360000贯,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此外,还禁止私人印刷交子,并限定流通区域,开始时,“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区,后来才扩大到陕西等地。
二、纸币的发展和衰落
应该说,早期北宋朝廷对于纸币的发行是比较谨慎的,纸币监管法律政策的出台也说明政府对纸币依赖信用的特性和易于仿造、滥发的弱点是有充分认识的,这套金融监管体系和措施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交子”的顺利流通。
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交子”在数十年间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各种基本要素,将还处在中世纪的欧洲远远抛在后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然而,由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高度集权,缺乏相应的监督制衡机构,纸币的发行随意性很大,使用纸币的弊端也很快地显露了出来。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不置准备金,不许兑换,可以随意增发,因此纸币的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南宋时期,除了宋孝宗等少数头脑比较清醒的皇帝之外,大多数皇帝都把发行纸币当成了增收的手段,因为不需要什么本钱(甚至连准备金都不用),只要在纸上印上几个字和图案,就可以当金银使用,换来实实在在的财富,还不用背加重苛捐杂税的“骂名”。要养兵打仗,便印纸币;打完仗要犒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