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法律
古代美女西施身上的真真假假
易水寒
西施,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鱼落雁”之客。又因其在国难当头之际,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和爱戴。西施,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其余三位是赵飞燕、王昭君、杨玉环;又一说是貂蝉、王昭君、扬玉环)中唯一有道德高度和文化精神的人。所不同的是,其他三位美女正史中均有详细记栽,而西施则没有。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也就在她身上演绎出许许多多真假难辩的故事,以至到现在,对历史上究竟有无西施此人还在争论。持“有”者,言之凿凿,持“无”者,亦可拿出根据。笔者试图对两种观点加以归纳,以飧读者。
一、认为历史上确有西施此人的根据是:
(一)成书于东汉的绍兴人写的《吴越春秋》和《越绝书》中记载:西施,一作先施,春秋末越国苎萝人。公元前494年,吴越争锋,战于太湖,吴军在智勇双全的伍子胥指挥下,大败越军于太湖夫椒山,越军精锐之师损失殆尽,仅存五千越军退保会稽(今浙江绍兴),吴军紧追不放,把五千越军围困于会稽山,日夜猛攻。在此紧急情况下,越王勾践采纳大夫范蠡之计,屈膝求和。第一次求和,因伍子胥反对,没有成功。第二次勾践采纳大夫文种“向吴王进献美女”之计,让范蠡在越国寻觅。范蠡几经寻觅,在越国古都诸暨南“得苎萝山卖薪女西施”。西施,名夷光,“父鬻薪,母浣纱”,西施幼承母业,故世称浣纱女。勾践选到西施后,派大夫文种献于吴王夫差。夫差大悦,“越贡西施,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从此夫差沉湎于色,不能自拔。《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记载是人们认定历史上确有西施的主要根据。
(二)先秦诸子著作中,亦可见西施的影子。比如(《庄子·天运》)记载的故事: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一个丑女人看到西施的姿态美,也学她的样子,但越学越丑。这个故事后来竟演变成了“东施放颦”的典故,以至家喻户晓。
(三)现存嚣物似可证明。现存上海博物馆的一件2500年前的名曰“夫差”的青铜器的肩上有一铭文,曰:“吾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嚣吉。”意思是说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的青铜专为一女子铸造。夫差为哪位女子铸的青铜器,尽管没注有名字,但有关专家认为,谁能有如此殊荣?非吴王夫差宠信的妃子莫属,也就是非西施莫属。
二、认为历史上没有西施或者越国贡献的女子不是西施而是另有其人的,其根据是:
(一)权威史籍《史记》没有有关西施的任何记载。《史记》中的《越王勾践世家》被公认是记录越国那段历史的最权威的文字,但其中仅有一句提到了越王送吴美女之事,但这个美女是谁全然不知,而且美女也不是送给吴王夫差的,而是送给夫差宠臣太宰嚭的。那么,能不能说送给太宰嚭就等于送给了吴王夫差了呢?虽有这方面的可能,但因这里面想像的空间太大,也很难下断语。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有越送吴美女之事的原文是:“越败之夫椒(今太湖夫椒山)。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保栖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吴王追而围之。”在越大夫范蠡的建议下,“勾践乃令种(文种)形成于吴,膝行顿首日: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日: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焚烧)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 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问行言之。于是勾践乃以美女宝嚣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嚣,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文种)、蠡(范蠢)良臣,若反(返)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我本人也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全文对范蠡着墨颇多,甚至连范蠡在齐地写给文种的信的内容都有详细记载,可唯独不见西施的影子,这十分令人费解。越灭吴后,不是范蠡从吴宫中把西施救出的吗?范蠡和勾践分手后,不又是范蠡带着西施“泛舟五湖”了吗?可为什么一向以“信使”著称的《史记》不见西施的信息。这的确十分令人费解,这只能让人理解为所谓“范蠡和西施泛舟五湖”之事纯系虚构。
(二)近来,还有学者提出:越送吴的美女根本不是什么西施,而是勾践的女儿。栽之于2013年11月4日《光明日报》的题为“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不是西施”的文章就是这个观点。谊文引用了《国语》中的话,说:勾践请盟时,诸稽郢(越国太子)对去吴国的使臣讲:勾践请降,一介嫡女,执箕幕以晐(备)姓于王宫;一介嫡男,奉盘、匾(盛水洗手的器具)以随诸御(《国语·吴语》)。
何谓“一介嫡女”和“一介嫡男”?分明就是越王勾践的一个亲闺女和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