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万仞排挞开 澎湃雅江扑面来.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绝壁万仞排挞开 澎湃雅江扑面来

绝壁万仞排挞开 澎湃雅江扑面来-旅游管理 绝壁万仞排挞开 澎湃雅江扑面来 文/彭松涛张世杰 图/朱玉福尼木县旅游局 物华天宝富饶地, 古色古香文化城。 风光旖旎尽览胜, 绘画雕刻翰墨飘。 这首诗作虽然不是那么押韵合仄,但尼木人却是耳熟能详,因为它涵盖囊括了尼木的特色与优势,代表了尼木人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朴素情感。 尼木,人文荟萃,古韵悠长,位于烟波浩渺的普松湖畔,浊浪滔天的雅江之滨,是吐蕃松赞干布时期七大贤臣之一吞弥?桑布扎和名噪中外的藏汉经文翻译家白若瓒纳的故乡。尼木县是个多民族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友善和睦相处,形成了古朴典雅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历史上,这一带曾是留军屯田的移民开发地区,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大融合,逐步形成了兼容并蓄、雅俗纷呈、光彩斑斓的地域文化氛围。星罗棋布的古建筑群和水磨长廊、吞普古堡给尼木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韵味。 尼木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是前后藏的结合部,拉日(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穿县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境内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湿地、温泉、草甸等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牧产品资源。尼木文化底蕴深厚,为西藏文字的发源地,也是全藏著名的民族手工业最为集中和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2009年,尼木县被国家林业局确立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景观以高山雪峰、巨大的洪积扇为背景与依托,以古树名木众多令人震撼,人工林连绵成片效益显著,天然灌木林典型发育,大型圆柏残林弥足珍贵,溪流婀娜多姿为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人文景观以藏文创制人吞弥·桑布扎诞生地为代表,以尼木三绝,尤其是藏香制作最具吸引力。尼木森林公园的人文景观大大提升了森林公园的文化品位。大气雄浑的自然景观与内容厚重的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尼木优质的旅游资源体系。2013年,吞巴景区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2014年,吞巴景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最美乡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 尼木县作为拉萨市周边旅游规划的重要支柱之一,2014年,经过层层筛选、评比,尼木吞巴景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立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利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建成西藏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展示区,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惠及当地百姓。 拉萨市尼木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是前后藏的接合部。但尼木为人所知的原因更主要在于,尼木吞巴是藏文字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居,他创造了藏文字、并将藏香制作技艺留给了吞巴人,使得尼木因藏香、藏纸、雕刻而闻名于世,也使西藏民族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集中展示区在这里应运而生。 全国首座藏文字主题博物馆座落于此,中心馆里展出的巨幅唐卡讲述着藏文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还收藏着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长达133米的藏文书法长卷。博物馆前面正是涓涓细流的吞巴河,当地居民告诉我们这条河是世上唯一一条“不杀生之水”。 相传,吞弥·桑布扎在他的故乡尼木县吞达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结合当地特色潜心研制出水磨手工藏香制作工艺,因怕水车转动伤及鱼蛙,他心生悲悯在雅鲁藏布江畔立碑约“江中鱼儿不得入吞巴河”,吞巴水为“不杀生之水”由此闻名遐迩。吞巴景区的藏族讲解员查果告诉大家,吞巴河附近几条江河都有鱼,唯独吞巴河里没有,以前还有科研人员专门对水质进行过研究,但为什么没有鱼仍然不得而知。 吞巴河成就的水磨长廊,是这里蔚为壮美的景观之一。吞巴乡四组的洛桑正在这里不折不扣地展示着传统的手工藏香制作的流程。对于这门手艺,洛桑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感情:“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吞弥桑布扎见他的家乡农田甚少,为了给当地百姓一个收入来源或生活依靠,他创造了制香手艺并将此永远流传下来。所以,这儿有300多户人家,家家都掌握着这门手艺,都不需要跑外面去打工,就有稳定的收入。” 尼木吞巴景区是西藏第一个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展示区,并由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现场演绎着藏香、藏纸、藏雕刻、藏戏、藏靴、藏鼓、藏陶、藏书法等精湛技艺。尼木旅游起步虽晚,但可开发的资源却十分丰富。吞巴景区、如巴湖景区以及拉萨市第二大高峰琼穆岗嘎景区的先后开发,使尼木县形成三条环形旅游线路,让游客游历文化历史,欣赏高山峡谷,看尽田园风光。 尼木三绝 尼木藏香吞巴乡生产藏香的技术就是由吞弥·桑布扎所传授,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尼木藏香”以其在制作过程中不伤害生物和独特的原料配方而深受区内外广大群众青睐。目前,吞巴乡406户群众中有249户作香,有水磨283盘,是全西藏最著名的藏香原产地之一。 在尼木藏香的制作流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制作香砖。水磨便是这一步骤的重要工具。制香工人将精选的柏木放在水磨中,把它磨碎,然后再做成水磨边上堆放的泥塔。据介绍,这些泥塔要晒上20多天才能彻底晒开,最后用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