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LASH歌曲欣赏 * * * * * *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 夜雨寄北 无题 锦瑟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813~858), 字义山。他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 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历来评论家多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首是李商隐巴蜀之游期间的“寄内”之作;也有人认为是作于李商隐在梓州期间,其妻王氏已亡,并非“寄内”之作,而是写给北方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解作“寄内”诗更有情致。 君问归期未有期 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写此时的眼前之景,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盼望何时能够归家,与妻子剪烛长谈今夜之愁情、思情,则此诗思归之切已经尽在不言之中。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时再来细说今日巴山夜雨之苦情,则诗人今日此时独听“巴山夜雨”之苦情不言可知。 时间 诗魂 空间 章法:极具独创性。“期”字两见,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切切思念;己答叹其归期难知,遥遥独伤。“巴山夜雨”重出,其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追忆,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以虚衬实,开拓出一片想象之中的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自然而紧密。近体诗忌讳字面重复,而这首诗却有意打破这种常规,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呼应,达到了内容与形势的完美结合。 今宵 他日 今宵 此地 彼地 此地 无题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有人说是作者写给其好友令狐陶,用来陈情的。也有人认为是写失恋之后的情思。今人实在已经无法确考。我们只能从诗作本身看,确实是写了女方对男方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即以缠绵悱恻的爱情落笔,因为人各东西,不易相见,所以说“相见时难”。由于爱之深,思之切,情之笃,不忍离别,因此说“别亦难”,字字都在写“我”对“他”的钟情。 对句既写离别时的季节,也是以当时景物表现离别时的伤感,连东风也显得无力吹拂,百花都为之凋谢,可见伤别离程度之强烈。 特定的暮春环境,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情绪,是对“别亦难”进一步的心理衬托。与出句自然衔接,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独具匠心。 颔联写离别后对他的深切思念,重叠使用了两个比喻句,写“我”情思绵绵不断,到死后化为灰烬方可思尽、泪干。 颈联继续深化思情,出句说每天早晨对镜梳洗时只担心鬓发由黑变白,实应思念所致,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对句写“我”对他的关心与嘱咐。“应觉”既是思念深切之时的猜想之词,也是爱恋真挚之处的关爱之言,体贴关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话语委婉而情意绵绵。 与上联相比,同是写别后相思,而角度又有变化,是痛切之后的柔绵。 沃之野有三青鸟,赤首黑目……皆西王母所使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 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斎。正日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来。上问东方搠。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鸾,夹侍王母旁。 班固《汉武故事》 作品主题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