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九课第一框题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揭阳一中 林雁 2010 年 3 月 苦乐年华 生活是一团麻 , 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 生活是一根线 , 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 。 生活是一条路 , 怎能没有坑坑洼洼。 生活是一杯酒 , 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 。 生活像七彩缎, 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 生活是一片霞, 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 生活是一条藤, 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 生活是一首歌, 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 。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 潮起又潮落 . 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 红尘呀滚滚,痴痴呀情深,聚散终有时.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至少梦里有你追随 . 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 . 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 何不潇洒走一回 ! 潇洒走一回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 ⑸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善恶 有无 难易 高下 治乱 强弱 祸福 荣辱 太极阴阳图:“阴中带阳,阳中带阴”。 课堂游戏: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 假如没有假钞,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吗? 假如没有…… 一位专家曾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1)上述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2)运用(1)的观点说明我们如何才能把垃圾变为资源? 答:(1)体现了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的道理。 (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现实的,有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是不可能转化的。 我们要实现由“垃圾”向“资源”转化,必须进行解放思想,进行创新,从新的角度发现市场需求,开拓市场空间,并把“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废物不废、变废为宝。 辨题: 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 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 性则不是。 答案:(1)无论是矛盾斗争性还是同一性,都是事 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2)斗争性与同一性是任 何矛盾都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属性, 失去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会使矛盾不成其为矛盾。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 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 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的对立、斗 争与统一、和谐都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各有 其不可替代的作用。(3)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 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 动、变化和发展。 由此可见,题目观点具有片面性。 老子的“小国寡民”——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都在期望发现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 界“。这样的世界存在吗? 我们现在说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就是 构建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吗? 思考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举例:自然界——分解合成、同化异化 人类社会——生产消费、敌人朋友 人的认识——深浅、狭隘宽阔 梅须逊雪?雪却输梅?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 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童年是梦 少年是画 青年是诗 壮年是小说 中年是散文 老年是哲学 李清照的“舟”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⑷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 ⑸青春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⑹成年早期(18~25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