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8张PPT)
back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推恩令” 的实施 西汉初,__________势力强大,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与官府分庭抗礼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_______”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派刺史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通过这些措施,______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诸侯王 推恩 中央 “罢黜百 家,独尊 儒术”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_________”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从此,______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无为而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 盐铁专卖 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_________、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________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 铸币权 盐铁官营 大一统 鼎盛时期 如何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为统一全国的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此,不能理解为只许儒家存在,禁绝其他各家的思想学说。其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发,突出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绝非是禁绝诸子学说,剥夺他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生存权。实际上,汉武帝以后,“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在尊奉儒学的同时,仍然“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当然,“独尊儒术”也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明显有限制和遏止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消极作用。 【例题】“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郡县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主要准确识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关内容。“统一思想,归本儒家”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答案是B。 对应训练 1.“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董仲舒语),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大兴文字狱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儒家学说 C.破格录用人才 D.窒息学术空气 A 3.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意见( ) ①有利于学术文化的繁荣 ②推动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③有利于公平地选拔人才 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1.下面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皇权的因素,汉武帝( )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2.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地方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是( ) A.三司使 B.郡守 C.御史大夫 D.刺史 D 3.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西汉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哪一项建议( ) A.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行推恩令,加强集权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4.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D 5.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A.长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3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22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习题课件第19课 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1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之基础知识巩固(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24张PPT).pptx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课件之基础知识巩固(共40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共2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共19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共28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共28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24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共24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共25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共23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