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共28张PPT)
back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张骞通 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_______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________ 公元前138年,_______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征程,途中被匈奴抓住,被扣留10余年后寻机逃脱,继续西行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使团,走访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新疆 匈奴 张骞 丝绸之路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相互往来,__________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物品,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_____;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 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此后,还开辟了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的航线,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 东西方 欧洲 “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 管理 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_________________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西域都护 巴尔喀什湖 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通史上的地位?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这条陆上道路运往西方世界,丝绸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的桥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 、印刷术、火药等,都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先后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最早传入中国的。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造成了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例题】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各国代表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代,丝绸之路是( ) A.郑和下西洋的主要通道 B.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C.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D.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等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答案是C。 对应训练 1.“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鉴真 B.张骞 C.郑和 D.玄奘 2.《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引进果树品种 B.推动经济交流 C.加强友好交往 D.寻求军事联盟 B D 3.“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大大促进了汉朝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 A.地中海沿岸 B.孟加拉湾沿岸 C.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今斯里兰卡) D.马来半岛 C 1.两汉时期,西域指的是( ) ①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②现新疆地区和以东地方 ③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④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东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西汉初年控制和奴役西域各国的是( ) A.蒙古人 B.匈奴人 C.鲜卑人 D.满族人 B B 3.下图所反映的是 ( ) A.丝绸之路 B.张骞通西域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行 A 4.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 ①核桃 ②小麦 ③石榴 ④葡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5.古诗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西汉张骞不畏雄关险阻,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今新疆境内→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大秦 A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3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34张PPT).ppt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22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习题课件第19课 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17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之基础知识巩固(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共24张PPT).pptx
- 2017年秋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课件之基础知识巩固(共40张PPT).ppt
- 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共4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共24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共24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共25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共25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共23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共22张PPT).ppt
- 2017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共25张PPT).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