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教学课件: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共15张PPT).pptx

2017秋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教学课件: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共15张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秋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同步教学课件: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共15张PPT)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19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一 、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汉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开始内迁。1、时间:2、主要的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民族汇聚是时代的主流!五 胡各民族逐渐融合在长达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中各族人民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怎样?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促进了这次民族融合,你知道他是谁吗?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 民族汇聚成为时代主流2、直接原因: 巩固统治洛阳3、改革内容:(1) 494年迁都洛阳494年北魏迁都洛阳①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交通不便;②平城鲜卑族保守势力很强,不利于改革;③洛阳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城(2)实行汉化政策①改穿汉服胡服俑汉服俑胡人汉服②学说汉语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③采用汉姓材料:魏主下诏:认为“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人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资治通鉴》④与汉人通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4、意义:(1)少数民族与汉族趋同(胡人汉服)(2)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汉人胡食)(3)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 小试牛刀1、“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学汉礼法。”下列事件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 C2、“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 C.王安石变法D.孝文帝改革 D B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征是() A.澄清吏治B.提倡汉化 C.发展经济D.中央集权4、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殷 C B5、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符合鲜卑族统治阶级的利益 B.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C.得到各民族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