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问题分析.docVIP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问题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问题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问题分析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大学新生入学后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全面、顺利地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引导其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奠基意义和作用。目前,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但若要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标准教学法全面推行,还需要从基础理论和教学实践两方面系统深入地研究。      一案例教学法施用于“基础”课教学的基础理论分析      1对几个相关概念的厘定分析   查阅近几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论文发现,通常有这样几个概念交叉重复出现,如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案例式教学等。由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及施用范畴、层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概念的辨析。当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有的是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宏观模式,有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具体方式、方法。如对案例教学法的定义表述是多样的:案例教学法,即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说明道理,给学生以启发的教学模式,其操作流程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案例教学法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班级生活情境或事例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等如此种种。下面仅就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三个基本概念加以分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接受模式和问题――发现模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双方共同进行并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技术和操作程序所构成的有机系统。”[1]主要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教学方式不同于教学方法,但二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由以上简略分析可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是三个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的概念。案例教学在基础课教学中是被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普遍使用的,也有学校如大连理工大学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实施,并已产生创新性的示范效应。还需指出的是,案例教学不同于教学中的举例。举例应是一种具体教学方式。本文侧重从教学方法这一层面探讨其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2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施用的特性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课程开始普遍施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第六条明确指出:“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2]仅就“基础”课而言,案例教学法的施用有其特性。一是教育性,二是启发性,三是主体性,四是针对性。案例的选取和教学设计要将教材中规定的理论重点和难点问题与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思想疑点问题实现一个有机的对接与融合,二者偏向任何一方都不能实现“提升教学实效”这一教学目标。传统的讲授法之所以不受欢迎,就是因为没能将来自学生的疑难困惑深度融入到理论讲授中,平铺直叙的宣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而不以理论深度阐述为基础的就事论事的“释疑解惑”是难以收到持久的实效的。因此,这是“基础”课教学应着重体现的实质特性。   下面我以自己的一段教学实例加以印证分析。有一次讲授“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当时距上午课程结束还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个别学生已饥肠辘辘,坐不住了。一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现在都搞市场经济了,谁还为人民服务啊?”其意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难以推行。这是在许多人头脑中都存在的疑惑,也是一个理论重点和难点问题,即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坚持为人民服务?教材中有明确的理论阐述,但若直接“灌”给她,我想她是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的,我应该找到她思想困惑的原发点。于是,我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但对她极具吸引力的问题――下课后去哪儿吃饭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部分同学都说食堂饭菜不好吃,要去学校门口买盒饭吃,三块钱一盒,很实惠。这时我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这个卖盒饭的人也是在为人民服务。不得了,同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