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新:重读安徒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安徒生研究现状 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 1、国内研究的尴尬与失语 以朱维之、赵澧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为例 定性与定位 到底谁的局限 安徒生在中国 接受史上的三次高潮: 二十年代中期(《小说月报》1925年16卷8期和9期 赵景深) 五十年代中期(1953、1954年,叶君健 9册 1958上海译文全集16册 30多篇 )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1978译文版全集 100多篇) 反映论模式与意识形态论 童话 ??(王泉根《安徒生童话的艺术》 载《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意识形态论!!(“虽然《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就已经发表,安徒生显然没有看到它,更谈不上理解无产阶级的理论 ……尽管如此,这一年响彻欧洲大陆的《马赛曲》,却也在安徒生心中唤起了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感情”——浦漫汀《安徒生简论》1984年) 安徒生与宗教 “上帝” 浦漫汀《安徒生简论》 “在他的一些诗作中,不仅难遇赞颂神明之笔,反而可见着意表现‘人类不承认神,但仍然向着真善美前进’的主题思想(如《艾哈苏鲁斯》)。在童话中,涉及到人和神的关系时,他多让人占据着支配地位。他描写的神的形象无论是心灵还是外貌都不如常人美;《白雪皇后》中的白雪皇后,《冰姑娘》里的冰姑娘等等,哪个也没有比得过人间的少女。我们只有把安徒生的反抗意识提到对神的否定的高度来理解,才有可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小人鱼为了人间的爱,甘愿献出生命的全部内涵,以及《冰姑娘》中‘太阳的孩子们以更高的声音歌唱着人的智慧’等细节的意义。” 2、国外安徒生童话研究 A、以《夜行的驿车》为 代表的苏联研究模式 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B、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 学说为代表的西方模式 C、引进超验视角的研读 但是神的火花在这个沉默的小男孩的心灵中孕育,像一场风暴那样不可抗拒。凡是上帝触摸过的人,不管他遭遇到多么无礼的对待和多么巨大的困难,他仍能实现他的梦想。 ——《房龙论艺术》 二、读安徒生自传《我的一生》 紧要关头的举动和祷告 创造观视角 救赎观视角 爱观 三、基督教爱观与安徒生童话 1、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 《海的女儿》(1) 《海的女儿》(2) 《柳树下的梦》与《坚定的锡兵》…… 克努得 约翰妮 姜饼人 2、爱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马 牛 羊 鹅 鸡 烂苹果 《冰姑娘》的悲剧 3、爱是牺牲,爱是永不止息 《老路灯》 《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 “她想把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是多么光荣地跟祖母一起,走到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样的逻辑和解读真是令人吃惊。而对于那些安徒生明确讲到上帝与信仰的作品,浦漫汀先生实在无法否认了,就说:“……在一部分作品中,虽然也提及上帝,但那上帝的真正的宗教意义上的内涵已基本消失。它是作为善良、公正的代表,真善美的化身而出现的,换句话说,就是作为安徒生的理想而出现的,至少是和安徒生的理想相一致的。……他的有些作品中的上帝、天国,其外壳所包含的内在本质,恰恰是对上帝的否定。” 《我的一生》作为安徒生的自传,完成于他五十周岁(1855年)之际。这本在 哥本哈根完成的著作,记载安徒生本人在本国曲折坎坷奋斗经历,也生动详尽地描绘了安徒生在欧洲各国游历的经历——“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语)。难能可贵的是安徒生决不是单单谈到自己传奇性的经历,而是自觉把自传作为解读他全部作品的最好注解来写的。所以,在这部作品中他充分谈到了他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重要的不是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和信念去看待生活中所发生的。这样,我们这些没有和他共同经历的人,也可以从他的人生态度和信念中得到启发。《论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不一定赞同他的态度和信念,但不妨碍我们去理解和尊重他。这也就是我曾撰文强调的“阅读就是一种对话”的观念。 安徒生写自传的一个基本视角就是基督教信仰视角。他甚至有不下三次说到自己写这本自传的目的就是——“我一生的历史将向全世界表明——有一个亲爱的上帝,是在指引着万物去攫取美好的一切”;[i] “我整个一生中,无论是光明的日子,还是黑暗的日子,其结果都是美好的。它好像是在一条固定航线上向某个知名的地点进发——我在掌舵,我已经选择好自己的道路,而上帝掌管着风暴和海洋”;[ii] “生命的自白对一切高尚、善良的人来说有一种神圣的忏悔的力量”。[iii]安徒生固然对教会的僵化仪式有时候会有批评,但他多次公开申明自己是有信仰的,是信神的,我们可以不赞同,但不可以歪曲和篡改,因为他的信仰和他的生活、作品是分不开的。 基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