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资源管理专题研究 韩立达 教授 HLD366@163.com 电话 2009年02月25日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2、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 3、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学的主要分支领域及研究热点 4、专题研究和讨论题目 5、分组及讨论及考核等 第一部分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一) 2007年土地资源基本情况 ——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 1、全国耕地 12173.52万公顷(18.26亿亩); 2、园地1181.31万公顷(1.77亿亩); 3、林地23611.74万公顷(35.42亿亩); 4、牧草地 26186.46万公顷(39.28亿亩); 5、其他农用地 2549.11万公顷(3.82亿亩); 6、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2664.72万公顷(4.00亿亩); 7、交通运输用地 244.43万公顷(0.37亿亩); 8、水利设施用地362.86万公顷(0.54亿亩); 9、其余为未利用地。 ——与2006年相比,耕地减少0.03%,园地减少0.04%,林地减少0.002%,牧草地减少0.03%,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1.11%,交通运输用地增加2.05%,水利设施用地增加0.37%。 图1-1,2004年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 图1-2 2007年全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二)土地资源利用变化情况 ——2007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07万公顷(61.01万亩),减幅0.03%,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其中 1、建设占用耕地18.83万公顷(282.43万亩),同比减少27.2%; 2、生态退耕2.54万公顷(38.17万亩),减少92.5%; 3、灾毁耕地1.79万公顷(26.88万亩),减少50.0%,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0.49万公顷(7.28万亩),减少87.9%。以上四项共减少耕地23.65万公顷(354.76万亩)。 4、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9.58万公顷(293.75万亩),超过建设占用耕地4.0%。 (三)土地利用与上年比较 ——2007年与2006年相比: 1、耕地减少0.03%; 2、园地减少0.04%; 3、林地减少0.002%; 4、牧草地减少0.03%; 5、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1.11%; 6、交通运输用地增加2.05%; 7、水利设施用地增加0.37%。 (四)土地利用的其他变化情况 1、我国确定1997-2010年全国建设用地净增面积不超过180万公顷,2005年实际净增280.2万公顷,突破控制指标约55.67%。 2、全国耕地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7年的18.26亿亩,人均耕地从1.59亩下降到1.38亩。 3、1997-2003年全国城镇用地面积增长156.98%,同期城镇非农业人口只增长40.40%。 4、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看,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居民点、工矿用地和园地、经济林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林地面积扩大,但牧草地大量退化为沙地或荒草地,土地退化呈扩大趋势,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 5、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以促进辖区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率和盲目扩大城市规模,致使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但质量不高,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据2007年国土资源公报报道,全年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9.50万公顷,其中耕地17.56万公顷,核减不合理用地1.34万公顷,其中耕地4436.97公顷; 6、2005年,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7.20万公顷(107.93万亩),空闲土地5.48万公顷(82.2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13.56万公顷(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为26.24万公顷(393.61万亩,合2637.4平方公里),占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1990年-2004年,全国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近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4万平方公里,同期全国41个特大城市主城区用地规模平均增长超过50%,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2.28,高于城市用地增长合理弹性系数1.12的水平。 7、2005年,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城镇人口56212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133m2。而据有关资料,当今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用地人均82.4m2,发展中国家人均83.3m2。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已经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水平。 二、我国耕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耕地的特点 1、人均耕地少。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38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