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新闻语篇批评性分析
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摘 要: 批评话语分析是通过对大众语篇的语篇分析,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及物性、分类、情态、消息来源等几方面对《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新闻语篇里的语言如何被意识形态影响,又如何传播和固化意识形态。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 语言 权力 意识形态
一、引言
新闻媒体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一方面传播信息,促进社会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塑造和强化意识形态,进而干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英语新闻每天都在对受众进行舆论引导,因而对英语新闻背后的意识形态研究是语篇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是有关语篇分析方法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倾向把批评语言学等同于批评话语分析(CDA)。批评话语分析是在大众媒体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对语言的实证主义提出的质疑,认为语言不是像以往的语言学家宣称的那样是客观中立的传播媒介,而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一种社会实践,即“language as social practice”(Fairclough,1989)。
批评话语分析注重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它视语篇为“生成者在形式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进行选择的结果”(辛斌,2005),主要“研究和分析口头或书面语篇来发现权力,控制,不平等,偏见等在语篇中的表现,并且发现这些表现是怎样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语境中发起,保持,再生和转换的”(辛斌,2005)。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众语篇(non-public discourse)和其他非文学语篇。新闻报道就是重点对象之一。西方报纸标榜价值中立和客观报道,宣称新闻中报道的内容是不加任何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报道,事实上报道者往往通过各种方式来突出那些吻合自己观点立场或贬低对方的事实。批评话语分析家认为,新闻报道作为典型的公共话语,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机制,是维持社会不平等和维护各种政治经济精英利益的话??。
其语篇分析方法主要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也借鉴其他的哲学、文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和概念,用批评性观点分析和解释语篇的生成和内部结构和整体组织,旨在分析和揭示隐藏在语篇里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统治关系,揭示语篇的政治性,并研究语篇再现和加强控制和统治中所起的具体作用。
三、语料
本文以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一则新闻为例进行个案分析。新闻的背景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军为加大对恐怖势力的打击力度,不顾反对声,决定采用空中力量打击,2007年8月25日,美国空军战斗机投下的炸弹击中了驻阿富汗的英国士兵,造成三名英国士兵死亡,两名重伤,消息传来,引起西方普遍关注。
四、分析
本文从语篇的及物性、词语分类、消息来源等角度,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新闻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意图。
(一)及物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有三个元功能,包括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及物性是表达经验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它把经验世界解释成可操作的一组过程。韩礼德(1985)把这些过程分为六种,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同一现实可以用不同的过程来表达,过程的选择通常受语篇类型和主题的影响。但即使是同一类语篇,对事件的叙述也有可能采用不同的过程组合(辛斌,2005)。这主要取决于叙述者的交际目的和叙述者本人对事件的看法。
即使同一语言过程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讲话人选择何种过程、何种功能成分(动作者、目标、感知者等),选择何种体现这些功能的语类(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观点和意识形态。通过分析语篇的及物性,可以推知语篇产生时语境中实际发生的事,包括谈话话题、说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所以这对阐示语篇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过程的选择造成了意义上的细微差异。比如在重现事件时候,报道者用了三个物质过程:“After being ambushed by insurgents,the soldiers called in support and a U.S.Air Force jet operating under NATO command moved in.”但紧接着在涉及伤亡原因时候选择了关系过程:“A single 500-pound bomb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British casualties.”在关系过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巧板》完整版教学课件.pptx VIP
- 定时交通灯控制设计.pdf VIP
-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doc VIP
- 学校家长安全责任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基础测试题.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食用油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10.3 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pptx VIP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深圳初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题(带答案).pdf VIP
- 2023年春国开(甘肃)《个人理财》形考任务1-4题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