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青藏高原热融湖塘时空演化监测与趋势分析--以青藏铁路红梁河至风火山沿线为例-monitoring and trend 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hot-melt hutang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 a case study of hongliang river to fengvolcano along qi.docx

基于遥感的青藏高原热融湖塘时空演化监测与趋势分析--以青藏铁路红梁河至风火山沿线为例-monitoring and trend 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hot-melt hutang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 a case study of hongliang river to fengvolcano along qi.docx

  1.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遥感的青藏高原热融湖塘时空演化监测与趋势分析--以青藏铁路红梁河至风火山沿线为例-monitoring and trend 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hot-melt hutang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 a case study of hongliang river to fengvolcano along qi

Monitoring and Trend Study on Space-time Evolution of Thermokarst Lake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ake Xiushuihe to Fenghuoshan along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Region for Exampl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Candidate:Wang Huini Supervisor:Ni Wankui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 本论文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及工程影响下青 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灾害评估”; 科技部国家“973”计划项目(2012CB026101):“青藏高原重大冻 土工程的基础研究”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I  PAGE 7 摘 要 在全球气候转暖及人类活动频繁增加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处于强烈的退化过 程,而热融湖塘作为热融灾害中最为典型的灾害之一,也是多年冻土退化的重要标志,应 该说从环境和工程影响方面,热融湖塘(热喀斯特湖)是热融灾害中最为典型、对冻土环 境和工程影响最为直接的一种热融灾害。本论文针对青藏高原热融湖塘,基于对不同时期 航空、航天遥感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典型热融湖塘的监测与调查,从灾害学与地理学的 角度,以发育于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秀水河至风火山段沿线的典型热融灾害—热融湖塘为 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热融湖塘敏感性发育的条件和因素,基于 GIS 平台研究了区域热融湖 塘的时空演化特征,建立了敏感性评价方法,实现了区域热融湖塘敏感性评价,通过多年 代航空、航天影像研究了典型湖塘——BLH-A 热融湖塘的发育过程及其发育趋势,分析了 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沿线热融湖塘 41 年以来的时空演化规律,为青藏高原环境与工程协调 和持续发展、规划及对策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首先针对研究区范围内 2006 年分辨率为 0.6 m 的 QuickBird 卫星影像数据和 2010 年分辨率为 2.5 m 的 SPOT-5 卫星影像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热融湖塘优势性 的融合、纠正、镶嵌处理方法进行了选择与比较,探索出判读热融湖塘的最优技术方法, 并建立了热融湖塘遥感解译标志,对遥感数据中的热融湖塘进行了解译,获??了热融湖塘 的大量信息数据。 (2)选取包括冻土类型、地温、植被类型、土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坡度在内的 六个因子,分析了热融湖塘与各因子的关系,采用数理统计法获得了各评价因子的敏感系 数值。根据敏感因子与热融湖塘形成条件的对比分析,获得了研究区域 59 种不同地质环境 综合敏感系数指标,为热融湖塘的空间演化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3)针对位于北麓河盆地的一代表性热融湖塘(BLH-A 热融湖塘),通过遥感动态监 测及实地监测,研究了 BLH-A 热融湖塘的时间演化趋势。1969 年、1999 年、2006 年、2008 年、2010 年的遥感动态监测显示,BLH-A 热融湖塘的面积 1969 年至 1999 年以 0.35%的增 长率扩张,1999 年至 2006 年增长率为 0.42%,2006 年至 2008 年增长率为 0.44%,2008 年 至 2010 年增长率为 0.49%,在全球气候变暖、年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条件下,BLH-A 热融 湖塘的面积随时间推移增长越来越快。BLH-A 热融湖塘向旧青藏公路方向扩张的速率在 1969 年至 1999 年为 0.42 m/a,在 1999 年之后,湖塘扩张的速率有所增加,大约是 0.6 m/a, 2008 年后湖塘扩张的速率达 0.65 m/a,经推算 41 年后,BLH-A 热融湖塘将向新建青藏铁路 方向扩张 51.8 m,会对青藏铁路路基造成危害。实地监测结果表明,BLH-A 热融湖塘湖 岸不断坍塌后退,从 2007 年 8 月~2010 年 10 月,湖岸最大后退了 3.2 m,最小后退了 0.6 m,实地监测的结果验证了遥感数据的可靠性。 (4)利用 1969 年至 2010 年 41 年间的资料,分析了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修建前后热 融湖塘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41 年来热融湖塘的面积年增长量和年增长率均与综 合地质环境因素敏感系数呈正比,且前 30 年增长相对缓慢,而在青藏铁路修建后热融湖塘 的个数和面积剧烈增加。根据热融湖塘历史时空演化规律,推测 50 年后,该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