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上课打瞌睡男孩.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个上课打瞌睡男孩

两个上课打瞌睡的男孩   并不很久的以前,也就在1979年到1980年,课堂在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纽约被视为西方世界的中心。两个政治科学系大一的新生,课堂上总是没精打采。一个是来自夏威夷的黑人,惯于占据教室右后方的角落,戴一顶足以遮住脸部的阔帽,常常呵欠连天,伏案寻梦;另一个是来自台湾的华裔,喜欢窝在教室左后方的一隅,听得无趣,也索性呼呼大睡。   镜头拉近。台湾来的男孩叫李开复,此君并非厌学,而是对政治科学越来越隔膜,如是蹉跎到大二下,终于快刀斩乱麻,转系,改学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   兴趣是什么?美式的教育认为,兴趣就意味着天赋。李开复在计算机系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两年后毕业,成绩居于全系之冠。   这样的学生用不着按部就班,在教授的推荐下,李开复进入在计算机领域独领风骚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直接攻读博士。计算机学院的院长找他谈话,劈头就问:“读博士的目的是什么?”“这很简单,”李开复说,“就是在某一领域做出重大成果呗。”“不光是这样,”院长告诉他,“读博士,是挑一个狭窄而又重要的领域作深入研究,毕业的时候交出一篇世界一流的论文,成为这个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任何人提到这门学问,都会想起你的名字。”   取法乎上,要做就做得最好!李开复的血开始加速,从动脉到静脉注满活力。院长看在眼里,又问:“你弄懂了吗?”开复大声答:“懂了,我从大学带走的将是一篇改变世界的、顶尖的博士论文。”院长予以纠正,说:“你从这儿带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一篇论文,而是你分析、思考的能力,研究、发现真理的经验,以及科学家的胸怀。这样,当你有一天幡然改向,依然可以在任何一个新的领域出类拔萃。”   李开复选定语音识别为博士专攻,这是导师的课题,美国国防部已经立项,经费已经到位,技术途径确定为专家系统。经过一年热恋,他发现专家系统其冷如冰,远不如统计学有情有义。李开复决心移情别恋,他担心导师发怒,谁知得到的回答竟是:“开复,你对专家系统和统计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但我可以支持你用统计的方法去做,因为我相信科学???有绝对的对错,我们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个富有激情的人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事搁在台湾,绝对不可想象。李开复从导师的大度悟到科学真谛,他全力以赴,放手一搏。攻关者是疯狂的,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蓬头垢面,双目喷火,健步如飞,是题中应有之义。三年过去,不,三年还要搭上180日,难关突破,大功告竣,李开复的研究成果,兼博士论文,引发了那年头语音世界最大的冲击波。   26岁的李开复功成名就,当上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天之骄子,有尊严,有地位,有课题,有经费,出任大公司顾问,飞赴各地讲学,包括他的祖籍之邦、魂之所系祖国大陆。春风得意马蹄疾,借助现代化的钢铁骏马,一日看尽的岂止西方世界长安花!   人心难测。科学家的心更难测。1990年,苹果公司的一个邀请电话让李开复反躬审视自己。那电话说:“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要来真正地改变世界?”   “让世界因你而不同”,这是李开复埋在心头多年的梦想,如今,被苹果公司的召唤刺啦一下点燃了。李开复旋即作出回应,走出象牙之塔,加盟“改变世界”的大军。   苹果岁月,李开复领受从纸上谈兵转入实战的无穷乐趣;在市场的硝烟炮火中,他精神的大纛逆风飞扬,想象力和爆发力发挥到极致。地位也相应得到大幅度擢升,1996年,33岁的李开复出任苹果公司的副总裁。   但是他仍然不满足。依然要跳槽,因为硅谷的另一家公司sOl发出了更有益惑力的邀请。对方说:“我们现在正在扩张和改组整个公司,公司有很多新的计划,我们的项目有互动电视、3D动画和网络服务器。你过来看看吧,我们目前想收购一些公司,你可以告诉我你想做什么,然后我们根据你的兴趣对公司进行改组。”   不是他们缺什么人才,让你去填补,而是诚恳询问你需要什么平台,以便为你量身搭建。这样的机遇,李开复岂能错过!他垂青互联网,SGI一口应承,双方一拍即合,1996年7月,李开复从这山跳去了那山。   实践检验真理,SGI让李开复“自己设计自己”,奈何它是一家硬件公司,开复的长处却在软件,这就等于在篮球场上跑马,任是赤兔、骅骝,也撒不开四蹄。日甚一日,李开复萌生了去意,对于下一个选择,他立下两条标准:一是做软件,二是去中国。   机会来了。机会其实是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做好准备。这时,比尔?盖茨创立的微软王国要把触角伸向中国,李开复成为它的不二人选;时间:1998年金秋。职务: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   李开复在微软中国的开拓,值得用一部大书来描述,那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创新理念、绝对领先的科学技术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微软只是启用了一个人,就旁若无世界地开进了中国。李开复只是“追随我心”,就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