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新探.docVIP

以就业为导向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新探.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就业为导向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以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摘 要: 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针对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的特点,以促进高质量就业为方向,对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软件蓝领、适应行业需要为目标,注重培养措施的到位,从培养内容、手段、制度和评价各方面不断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      独立学院是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独立学院作为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高校,能够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软件人才方面不断探讨,不断创新。近年来,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方兴未艾,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对推动软件人才培养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现实依然不容乐观,结合独立学院进行的专门探讨还不够深刻,我们还需要在探讨中更新思维、转变观念,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独立学院软件人才的培养。   一、基本概念界说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8年2月4日经教育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2]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独立学院的“独”体现在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借助母体高校办学的依附期”、“增强办学独立性的独立期”、“向民办普通高校转设的过渡期”几个阶段。   按照朱晟利在其论文《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3期上半月刊,第28―29页)中的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式),它建立在一定的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基础之上。人才培养思想或理论不同,人才培养模式就会不一样;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稳定,可以效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措施。人才培养措施又可以分为培养内容、培养手段、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   由此可见,对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必须结合独立学院本身的特点,也不能偏离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构成。离开了这些特点和概念,我们的探讨就会偏离独立学院本身的实际,就会偏离培养模式这个中心,探讨的结果就会偏离方向或者失去真正的应用性。   二、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软件行业属于应用性极强的行业,软件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强调应用性和创造性。因此,对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也基本围绕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进行。比如,李超、卢军在其著作《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中,融合“人才学”、“教育学”和“工程学”理论,对软件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尝试性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并从架构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产学互动平台、实现途径、软件工程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等方面,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极具参考价值。陈春玲、费宁在其论文《基于‘项目驱动’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月,第81―85页)中,从软件人才的需求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软件人才培养的“项目驱动”模型,并从理论探讨、要求和措施、模型优势、模型实践几个方面对这一模型分析探讨,对软件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独立学院作为专门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的高校,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自然也应该走在前列,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培养新路。   独立学院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郑大鹏、林国章、张克军在论文《一种创新的独立学院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教育》2010年4月25日第8期,第1―4页)中,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出发,依据建构主义学说,提出一种以专业实训融合专业课程教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罗代忠、罗万成、李蕊在其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10年2月25日第4―10页)中,针对应用型软件人才动手能力弱和职业素养差的问题,提出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Aptech课程体系,将目前软件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开发技术植入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裴承担在其论文《独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计算机教育》2010年7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