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docVIP

对外贸易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外贸易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对外贸易与中国地区经济的差距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改进的索洛模型和趋同核算分析框架考察了对外贸易对中国省份(台湾省除外)经济收敛和发散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是引致中国省份劳均GDPσ发散和β发散的主要力量之一。据此,本文指出应采取积极措施缩小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关键词]对外贸易;地区经济差距;σ收敛;β收敛      一、引 言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倍受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重点论题,但关于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差距影响的研究却起步较晚,且大都归结于实证分析,并由于数据、模型和方法的差异,研究者们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一种观点认为;对外贸易会恶化地区间经济差距。如Fuchs 和Pernia(1987)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地区间公共交通设施非常不完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常常是由国内市场发展状况以及政府的公共政策所决定的,出于效率的考虑,对外贸易倾向于遵循已有的地区发展模式,这将加剧地区间经济发散。1](88-111)Sanchez-Reaza 和Rodriguez-Pose(2002)分别使用β收敛和σ收敛检验了墨西哥进口替代时期和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对外贸易对其内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发现对外贸易增大了地区经济增长差异。[2](72-90)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外贸易有利于地区经济收敛。如Henderson (2002) 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由于对外贸易并不依赖于国内市场,随着中心城市区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生产者可以选择在中心城市之外进行生产,这将加速外围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地区间经济收敛。[3](89-112)此外,还有一些经济研究者持中立态度,如Pernia 和Quising(2003)利用菲律宾1988―2000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三段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分析,认为对外贸易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是对外贸易本身并不能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4](91-406)Parikh 和 Shibata(2004)则认为对外贸易是否有利于地区间经济收敛取决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他们使用了面板数据方法,采用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了30个非洲国家、14个亚洲国家以及20个拉丁美洲???家对外贸易对其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研究表明:对外贸易加速了亚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地区经济收敛,但是在非洲,对外贸易加剧地区经济发散。[5](33-4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究竟对地区经济差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从趋同核算分析框架出发,利用我国各省?①(台湾省除外)1978―2005年度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      二、计量模型与实证      (一)分析方法与模型   1.趋同核算分析框架的提出   2003年,De La Fuente在对经典的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分解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收敛贡献程度的分析框架,称为趋同核算(convergence accounting)分析框架。De La Fuente利用OECD18个国家1970―1995年间的面板数据示范了在趋同核算分析框架内,如何分解各要素对经济增长收敛的影响。第一步,利用OECD国家1970―1995年的面板数据回归GDP增长方程;第二步,根据方程的回归分析结果对GDP增长率进行分解,分解方法为:各要素单独引致的GDP增长率是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即其他变量取值为零的情况下,由第一步的回归结果给出的每种因素单独引致的各国GDP增长率;第三步依据上述分解结果,可测算出各要素对GDP趋同与差异的贡献率,具体计算方法为:首先计算出各因素单独起作用时,1970-1995年OECD国家GDPσ收敛指数的变化,比上此阶段实际GDPσ收敛指数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各种因素对OECD国家GDPσ收敛的贡献,同样,利用各因素单独引致的GDP增长率估计的β值除以实际GDPβ收敛率,可得到每种因素对GDPβ收敛的贡献。[6]   本文将借鉴De La Fuente(2003)的趋同核算框架,分析对外贸易、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趋同效应等因素对中国部份省份经济增长收敛的贡献。   2.模型设定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假定我国除台湾省外各省生产函数相同。自Mankiw,Rome和Weil(1992)[7](655-671)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模型后,附加人力资本的索洛模型成为了大多数实证研究的基础。Krueger(1980)、Ram(1987)、世界银行(1993)等认为由于对外贸易能够促进比较优势的发挥使分工更加专业化,促进资源的更优配置,从而有利于地区的经济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