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产动物疾病学课件第3章 节 免疫学基础.ppt
第三章 免疫学基础;Helpful Hints;What is immunity?;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一)中枢免疫器官;2.胸腺
鱼类胸腺起源于胚胎发育的咽囊,在免疫组织的发生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一般认为是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
鱼类胸腺可分为内区、中区和外区,其中内区和中区在组织结构上分别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胸腺的髓质和皮质。
硬骨鱼类胸腺中血管的排列结构与高等脊椎动物的十分相似,提示硬骨鱼类胸腺中同样可能存在形态学上的“血胸屏障”。
鱼类胸腺是由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母细胞、分泌样细胞以及其它游离间充质细胞(巨噬细胞、肌样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组成,它们分布于由网状上皮细胞形成的基质网孔中 ;鱼类胸腺的结构和功能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
鱼类的胸腺与其它脊椎动物的胸腺功能一样,即是T淋巴细胞的发源地。 ;(二)外周淋巴器官 ;;;;二、免疫细胞;T 细胞;B 细胞;(三)NK细胞 ;(四) 吞噬细胞;三、免疫因子;第三节 抗原;一、抗原具备的两个特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反应原性(reactogenicity ) :是指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特性,此特性又称为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 ;;二、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一)完全抗原 既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二)不完全抗原 只具有反应原性而缺乏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亦称为半抗原(hapten)。半抗原又分为简单半抗原和复合半抗原。 ; l. 简单半抗原(simple hapten)简单半抗原的分子量较小,只有一个抗原决定簇,不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可见的反应,但能中
和相应的抗体阻止其出现可见的反应(用沉淀抑制反应可证实)。
2. 复合半抗原(complex hapten)复合半抗原的分子量较大,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一般的半抗原都属于此类,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沉淀反应。二硝基氯苯(DNCB)、多糖、类脂质、脂多糖等半抗原都为复合半抗原。;三、免疫原;四、构成抗原的条件 ;3、同种异体抗原 同种动物异体间的某些物质也有免疫原性,譬如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等。
4、自身抗原 动物自身的组织通常情况下不具有免疫原性,但在下列情况下具有免疫原性。;(二)、分子量的大小;(三)、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与立体构象的复杂性;(四)物理状态; 五、抗原决定簇;2、 AD的作用;;功能性决定簇
隐蔽决定簇
经过理化因素处理或抗原呈递细胞的加工处理,可以作为新的功能决定簇启动免疫应答。 ;4、AD的大小
抗原决定簇的大小是相当恒定的:
1个多肽决定簇由5~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1个多糖决定簇由5~7个单糖组成;
1个核酸半抗原的决定簇包含6~8个核苷酸。 ;5、与决定簇(AD)的数量相关的概念; 4、多特异性决定簇 含有两种以上不同特异性的决定簇称为多特异性决定簇。
5、功能价 位于抗原分子表面能与抗体反应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功能价。
6、非功能价 隐蔽于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称为非功能价,经酶消化后才暴露出来。;单特异性决定簇多价抗原;;6、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①抗原抗体反应犹如锁和钥匙,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如由结合苯胺的抗原所激发产生的抗体只能与苯胺决定簇起反应,不能与其它抗原起反应;
②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所决定的,不是由整个抗原分子决定的;
③抗原决定簇的空间位置很重要,即使抗原决定簇相同,但空间位置不同,特异性也有差异;
④抗原结构的旋光度也与抗原特异性有关。;7、交叉反应;图3-1两种抗原的交叉反应。甲、乙两种抗含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
产生的抗体与两种抗原发生交叉反应
;B 交叉反应(+++) ; 8、 抗原分类;(2)根据抗原的来源分类;嗜异性抗原 这类抗原与种族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之间性质相同的抗原。
该现象首先由瑞典病理学家Forssman (1868~1947)发现的,故又称为Forssman抗原。 ;;(3)根据对胸腺(T细胞)的依赖性分类;(4)根据化学性质分类;(5)超抗原;;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2、超抗原分类
根据来源:
1、外源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E
2、内源性:病毒产物或体内合成的。
根据刺激淋巴细胞的种类:
1、T细胞超抗原:HSP
2、B细胞超抗原:SPA、HIVgp120;参与某些病理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