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写参观游览类文章》习作3.pptVIP

湘教版六年级《写参观游览类文章》习作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同一景物作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 观察: 如:远眺、近瞻、仰望、俯视 ②对不同景物做移步观察:即边走 边看,然后将画面组合。 定点观察法 ①选取最佳视角 ②确定中心景物,其他景物为陪衬 ③把握景物特点,用心去品味 动点观察法 (移步换景法) 帮你快构思 1、交代时间,理清次序。 写“参观记”时,第一要仔细回忆游览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次序,来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通常可以采用两种观察方法:一是定点观察,如站在某一处,对景点(景区)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二是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写作时可在每段开始或文中的关键位置,放置能体现游踪的词句,同时写清时间和参观的地点。 ①写作顺序——参观顺序,方位顺序等。 ②恰当的表现形式——用动词、形容词进行 描写,运用修辞,发挥联想与想象等。 ③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④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2、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要在参观的过程中,提取印象最深之处,这就是所写参观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点,文章就要围绕这个特点安排材料,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这样才能突出参观的意义。 3、抒发情感,情景交融。 我们要把感情融入情景中,在记录游览过程的同时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情景交融,情真意切。 注意事项:不要把参观记写成游记 参观记:是指记录实地观察(工作成绩、 事业设施、名胜古迹等)的文章。 他重在“参观”,以建筑物为写作 对象。 游记:侧重“游”,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 共同学范文 参观湖南省博物馆 七月十七日,一个艳阳高照,风和日丽的夏日,我们乘车去参观历史悠久的湖南省博物馆。一路上,想到就要目睹楚文化的魅力,就要见到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我高兴极了。 走到长沙市东风路中段,烈士公园北侧,一座古朴典雅、气势恢宏的标志性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湖南省博物馆。 博物馆最吸引人的是“马王堆汉墓陈列”,共有四个展厅。 我们跟着解说员走进了一号展厅,里面展示着挖掘时的照片。从解说员中,我知道辛追夫人的墓是三个墓中最大的。 走进二号展厅,我们来到了辛追夫人的“家”。那儿摆放着化妆品、梳子、碗等日用品,上面的图案很精美。这里还有两架琴,其中一架弦还没有断,古人的手艺真高超。之后我们看见了辛追复原像。展柜中的辛追,目光纯净,淡施薄粉,身着华丽的衣 服,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她都称得上漂亮、端庄。 三号展厅里有许多竹筒,上面写了很多小字,还有T形帛画。众多的文物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素纱单衣”。素纱单衣仅重49克。把脸紧紧贴在展柜上仔细看,纹路清晰,丝线细密,铺展开来,你都能想象少女穿上它的飘逸之态。象马王堆汉墓中这么精美的丝织品确实十分罕见,就是我们现代的纺织技术都做不到。听导游说是因为古时候没有污染,蚕吃的桑叶很纯净,所以吐出来 丝很细,现在因为环境污染很严重,蚕吐出来的丝也很粗,所以织不出那么细的纱。 最后,我们来到了地下室,慢慢向前走,我们终于亲眼目睹了千年不腐的辛追。我无法想象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解说员告诉我们,最初研究辛追夫人的时候,她的关节还可以活动呢。看看这2000多年前的尸体,观众朋友们议论纷纷,都觉得不可思议。是啊,我们的祖先怎么会拥有那么先进的防腐技术呢? 返程的路上,我们久久沉浸在楚文化的意境中,为湖南骄傲!为祖国自豪! 楚:战国时期,湖南属于楚国。 辛追夫人: 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星期六,我们乘车去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 踏上台阶,我快步走进自然博物馆的朱漆大门。北京自然博物馆共分四个大厅。我们先来到古生物厅,首先看到的是黄河象和恐龙的化石。这具黄河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的。这具黄河象的象牙有3米长。在100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的末端趾骨也没有损失。 “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这是解说员阿姨的介绍。听着阿姨的讲解,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富有生命 的图画----那是一亿四千万年前的中国大 陆,江河纵横,琥珀沼泽密布,气候宜人。河畔、河岸……到处都生长着蕨类、裸子类植物。这时,森林里有一头黄河象正在奔跑,湖畔上一条四脚如柱的马门溪龙伸着那起重机似的脖子在慢慢悠悠的散步,在高地上一条身披剑甲的保护龙,一时忘了敌人。刹那间,一条凶似猛虎的永川龙向它扑去,用锋利的前爪将它撕了个粉碎,然后大口的咀嚼起来。 这时,从不远处的“鸟的天堂”传来一阵笑声,我闻声走去。 我走进“鸟的天堂”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